“母亲,儿孙自有儿孙福。想必禧弟经过这一回的磨难后,一定能寻得一桩更好的姻缘。将来还要给母亲添孙儿辈。”朱佑礽媳妇说着好话。
“还好我身边有你。你把大哥儿教导的好。”冯氏这时候夸着大儿媳。比着如今的次媳,大儿媳朱佑礽媳妇自然是衬着哪哪都好。
乾元二十九年,秋。
朱家人送着魏氏的棺回江南,在江南料理好魏氏的身后事。然后,一家子又回返京都。朱家人一回京都后,就是发生一桩事情。
杜绵绵也是听说了。
“如何就是闹得这般大。”杜绵绵与贾氏这一个妯娌说着话。
贾氏来杜绵绵家做客,妯娌二人自然就是谈起朱家发生的事儿。贾氏回道:“是啊,哪料想最后还是二嫂拧不过佑禧侄儿,让佑禧侄儿和儿媳妇这一回真的和离掉。”
“和离书在衙门备案了,一切全成真。”贾氏摇摇头。这等高门儿媳,搁着贾氏的头上,她一准儿不会同意。
“长乐侯府的名声也不要了吗?”杜绵绵有些不能理解。
“谁知道。有人非议长乐侯府,也有人赞长乐侯府是真心疼女儿。总之一样米养百样人,这人的嘴长在自个儿的身上,自然是各说各的理。”贾氏也是听着外头的流言扉语。这时候说起话来,也是头头是道。
“要给婶娘守孝。如今瞧来,佑禧侄儿又是一人不成家。等着婶娘的孝期后,二嫂肯定还得忙碌佑禧侄儿的婚事。兰惜、兰姿、佑禄的婚事,怕都得担搁了。”杜绵绵摇摇头。她有一点同情这三个排序靠后的孩子。
“没法子,长幼有序。前头的佑禧侄儿婚事没落实,也不知道到时候二嫂有没有心情管一管兰惜、兰姿侄女,还有佑禄侄儿的婚事。”贾氏自然跟杜绵绵是一样的想法。
“也可能不需得二嫂多操心。倒底兰惜侄女、兰姿侄妇和佑禄侄儿的生母姨娘都在呢。许是他们的生母姨娘也是关心三个孩子的婚事。可以提前请亲戚相看一二,到时候再请二嫂点一个头就成。”杜绵绵笑着说一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