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进宫这种进入淳嘉地盘上的行动,更是做好了各种最坏的准备。
没办法,尽管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传扬着当今天子的仁德豁达,但摄政王深知这侄子的秉性,如果有机会的话,假意召见派人砍了他、独揽大权,这种事情淳嘉绝对做得出来。
而且眼下这种情况,淳嘉弄死他之后,替罪羊都不需要专门找,直接推到纪氏余孽头上就是。
至于说既然这么疑心了为什么不干脆不去?
这是不行的。
一个是他虽然怀疑淳嘉,但叔侄俩目前都还不能跟对方闹掰,就算今天不见,明天、后天、以后呢?不可能说从此不进宫了吧?
第二个就是他左右的意见。
摄政王是淳嘉的叔父,年纪也的确比淳嘉长了一辈,底下俩儿子,大的没什么亮眼的表现,小的又太小了,都还撑不起局面。
这种时候他要是未战先怯,说不准就会动摇底下人的士气了。
所以他顶多做些准备,是不可能躲着的。
“听说叔父身子骨儿有些不适,可是还在惦记着先帝的委屈?”半晌后全副戒备的摄政王进了宫,天子亲自在门口迎接他。
这种殷勤的态度让摄政王更担心了,因为淳嘉平常虽然有着待人温和的口碑,但也不是自降身份的那种。
但凡他特别的礼下于人,那肯定是有着什么打算。
淳嘉看出他的狐疑,落座后,主动聊起了家常——摄政王心不在焉的敷衍了几句,就质问:“陛下何以令皇后在朝堂上胡言乱语,莫非这就急着要过河拆桥了么?”
“王叔实在误会了,朕此刻请王叔来,就是为了消弭芥蒂。”淳嘉一脸的诚恳,说自己也是被骗了,“之前皇后派人来请朕,朕念及夫妻一场前往,皇后跪求免除一死,朕为太皇太后的缘故有所沉吟,皇后就说愿为当众揭发纪氏的种种不法。”
“朕想着此举也能让天下人看清楚我公襄氏这些年受了多少委屈,而王叔屠灭纪氏乃是应有之举,便允诺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