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么……
摄政王一派最坚实的筹码,昭武伯顾芳树远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摄政王本身的名声,因着与嫡长子之间的争执,也受到了连续的打击。
尤其很多人支持他,就是因为皇太弟的传闻,私心里认可了他才是孝宗属意的继承者。
但摄政王对嫡长子平心而论实在有点不慈不怜了。
他要是儿子多,而且一个比一个出色,因为公襄霄母族并不怎么样,很多人可能也就装糊涂过去了。
可他统共就俩儿子,公襄霄去后,他也没将嫡幼子推到台前过,仍旧经营着娇贵柔弱的人设,这个就说不过去了……这年头人生七十古来稀,摄政王说是还在壮年,但距离自称老夫也没多少年了,本来嫡幼子年纪小,就够让人不放心的,偏还有着病弱的名声,这怎么能不让手底下人忧心忡忡,担心万一摄政王有个好歹,这嫡幼子撑不起门庭,到时候他们一番追随都付之东流不说,连带他们的子嗣家族,也不会落好?
再看淳嘉,本身年富力强,勤政聪慧,亲政以来才几年,膝下就有了十几个皇嗣,而且皇长子皇长女都有着聪慧机敏的传闻。
怎么看怎么充满了希望。
甚至都不需要淳嘉过多出招,摄政王一派这两年就已经在每况愈下。
这会儿还不肯下船的,除却部分死忠外,很多就是跟摄政王绑一起太久,已经骑虎难下走不了了的。
如今嘴上说着淳嘉小儿其心可诛,心里却琢磨着……
要说跟摄政王府关系密切,韦长空必然是其中之一。
虽然他投靠过来的日子比较短,但架不住名气大啊!
这位零山先生的选择,当时可没少引起轰动。
要不是没多久就是邺国公夫人被射杀在消暑宴上,紧跟着淳嘉亲政,这两件事情更大,硬生生将这一波议论压了下去,六首放弃朝廷官职也要辅佐摄政王父子的消息,决计不会那么轻易不了了之。
连韦长空都有被淳嘉所用的机会,那他们……是不是也有换船的可能?
“王爷,该让震儿出去走动了。”淳嘉一道诏书赢尽赞誉,却让风平浪静了好些日子的摄政王府,顷刻间有了风雨飘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