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很勉强的说道,“许是因为我儿自幼体弱……”
侍女笑了起来:“王妃娘娘真会开玩笑,小王爷今年才十岁,骑射都似模似样了,这样子还说体弱,那婢子这些人,岂不是随时随地要咽气了?”
这话让陆氏哪怕身处热气腾腾的浴桶里,也觉得心头一阵冰冷。
身后这侍女伺候她多年,忽然开口代表淳嘉笼络她,她怎么可能被三言两语说服?
但侍女却对公襄震的情况了如指掌,这让陆氏不得不考虑,如果拒绝了,公襄震还能不能好好儿的活下去?
她汲汲营营这些年,就这么一个儿子……
而且侍女说的也很对,公襄若寄再怎么被认为应该做皇太弟,到底没做成。
淳嘉又不是用其他身份上位的,他是孝宗嗣子。
让全天下的男人来评理,谁家有嗣子会选择让兄弟继承家业?
尤其摄政王跟孝宗还不同母。
当年那道册封皇太弟的圣旨就没能够下来,这会儿摄政王再提,也很难不让人质疑他就是想谋朝篡位,很有当叔叔的欺负侄儿的意思。
王府最主要的支持者,顾芳树现在自身难保不说,顾家自从成为后族后,同王府的关系到底是疏远了……陆氏尽管心里还抱着万一的希望,理智上却明白,公襄若寄可能很难翻盘了。
除非淳嘉有个好歹。
不然照着这位天子亲政以来的步子跟耐心,是根本不会给摄政王任何机会的。
与其等到淳嘉什么都准备好了,给王府来个一击必杀,还不如自己主动投诚过去,这么做固然对不起摄政王,可保下来公襄震,好歹是为其留下一点儿血脉不是?
陆氏就这么被半说服半胁迫的下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