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燕梅把饺子下了锅,滋滋的滚烫音在厨房半空响起,她拿了锅铲进去铲了两下,不至于粘锅。
“可以!”温黎大喜,忙回应她,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吗,“支书可真好啊。”
“可不是。”萧燕梅笑笑,“我爹还在的时候,咱两家关系可好着呢,这么多年也是他私底下一直照顾我和贺钦,要不然咱姐弟俩走到今天可不容易哦!”
温黎支起耳朵继续听萧燕梅讲陈年往事,听着也蛮有意思,说到兴起处萧燕梅还要拍拍手,布满汗珠的脸颊是灿烂的笑容,瞬间将她阴郁的心情消散许多。
大概是中午没吃饭的缘故,或许还因为得知自己以后可以少干点活,温黎胃口大开,晚饭捧着一碗素饺子居然全吃光了。
野菜馅儿的饺子,好像放了荠菜和白菜。皮是用富强粉揉出来的,嚼着挺有劲道,再和着脆生生的野菜一起吃,别有一番滋味。
这是温黎在萧家吃的第一顿满足晚餐。
晚饭后照常是萧贺钦去洗碗,温黎在院子里坐着歇了会儿凉才去洗漱,随后回到房间开始打开电筒细细翻看原主父母寄来的信件。
看着封面的“温黎亲启”四个大字,她突然想起不太清晰的记忆中原主的家庭背景。
原书中温黎的祖上其实是书香门第,爷爷是个文化人,后来家道中落后赶上打压“坏分子”。
好在那时候他们家已经没落了有一两年,加上做人处事一直很低调,也没被人拉出来说是地主要批斗之类的话,安然度过那动荡的几年。
信纸抽出来的一瞬,紧接着有几张票券跟着滑落在地,温黎没个准备,低呼一声赶忙拿了电筒捡起。
粮票、糖票、布票、肉票……
还有零零散散的皱巴巴的钱,圆角分,总共凑起来有六十六块钱,相当于夫妻俩加起来一个月的工资!
六十六可真算得上大手笔了,要知道,七十年代很多贫穷点的农民一年也挣不到六十,足以可见这俩夫妻在上海的工作有多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