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人一愣,忙应了一声:“是!”
肖悬去了兵部,杜定红去了户部。户部尚且还顺利一些,谢允不会拆乔明渊的台,两人同为天启帝的心腹,谢允还很配合的给了全部的数据资料,还问户部有什么帮得上忙的地方,乔大人只管吩咐就是。杜定红办完事回来,对乔明渊的态度大变。兵部的人素来跟军机阁不对付,瞅着军机阁来人,他们态度不冷不热。肖悬费了点事儿,抬出乔明渊的名头来,才顺利要来了数据。
出去这么一趟,让他明白了这位军机阁大臣不是那么简单的人物。
没瞧见谈敬都对他客客气气的,不轻易跟他对着干?
经过杜定红和肖悬提醒,军机阁的人议论他都变得小声了一些。
他们后知后觉的想起来,不服气这位青年人没用,眼前这位六元及第何等辉煌,箕陵城一战又风光无限,能让人小瞧了去?尤其是,这人还是天启帝跟前的大红人,皇帝最为信任的大臣啊!
军机阁的风起云涌片刻之间,紧接着,大家都慌了。
因为乔明渊跟着搞大事了。
他在箕陵城呆了七年,这七年间,他别的没干太多,跟军队的交道是打了不少。这几年战乱之后,他统领军队,尤其是在神隐军成立之后,更明白了大盛年年打败战的原因在哪里。
他在军机阁呆了一个多月后,给天启帝上了奏章,提出军队改革的必要。
这是他最近两年在琢磨的事情,如今才终于提了出来。
这封奏章可谓巨石入水,引起一片哗然。
乔明渊在奏章中所说,历来历代大盛的败仗都是两个原因引起的,第一,兵部、军机阁、府衙互相牵制,上传下效的时间过长,导致很多政令的推行被阻碍,难以顺畅,耽误战机的同时,还带来人员冗长、税收繁重、推诿扯皮等问题。第二,军队分权不明晰,职责不明确,导致军队补给、衔接出现极大问题。
以这个两个原因为根本,又衍生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像是蚂蚁一样,一点一点的啃食掉大盛的战斗力。
乔明渊以箕陵城城守军和守卫军为例,详细阐述了这样的事情并非一个地方的问题。
像从前箕陵城的城守军和守卫军,明着都是为了箕陵城的平安在护城,但出了问题算城守军还是守卫军的?守卫军可以说是城守军的事情,城守军可以说是守卫军的事情,闹到最后事情都扩大了,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后果,两方还在争论不休是谁的责任,解决办法始终没能拿出来。
这种职责不明确的事情,还出现在军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