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页

大盛缺钱,很缺,所以,每一条商贸线都必须珍惜。

大陆从箕陵城开始,有路上丝绸之路,海上也该有海上丝绸之路。

他还建议,在远洋海师组建之后,大盛应开通海上商贸,由一支军队护送,经由海上出行,到西域甚至更远的国度展开贸易。

这封奏章一经呈送,满朝哗然。

天启帝收下了奏章后,没说行,当然,也没说不行。

朝臣们都慌了,觉得按照乔明渊这样搞下去,怕是要让多少人掉眼泪。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关心朝廷这样推行,能对国家带来多大的福祉,他们只觉得这样下去他们手里没权力,谁还买自己的账。反对,当然必须反对,坚决反对!

随着奏章送上去,御史台弹劾乔明渊的折子雪花一样飞到了天启帝的案牍。

在朝臣们忙着弹劾乔明渊的时候,天启帝召集了他信赖的臣子们,在集英殿议事。

这次议事有乔明渊、慕青易、谢允、卫轻轩、魏英章等一干大臣,还有沈秋池、丁宝林、赵岱、黄岐等新晋提拔起来的大臣。一应人等接近二十人,从一品大员到五品官员,地位的尊卑并不相等。等人到齐之后,天启帝让乔明渊再一次阐述他的改革见解。

口述比奏章说得详细得多,乔明渊想了两年的事情,逐步都说给大家听。

一开始大家听得并不太明白,等乔明渊说到要将军机阁变成指挥作战、制定战略、把握军权等作战指挥中心,将兵部变成军需后勤、武将考核、军械制作等保障部门的时候,大家明白了。

如今兵部的权力太大,一个兵部尚书所拥有的权力太大,军队像他手里的枪指哪打哪,令人不安,只有分权,才能让军队不被掣肘。

至于按察巡抚使、都统衙门这些监督部门仍旧还在,但参军跟都统衙门合并,以后参军由都统衙门指派,而不再由兵部委任,同时,这也算是文官的调度考核,由吏部来接管。如此一来,几个部门之间不再存在一家独大的场面。

至于军机阁,以后只听命于皇帝一人,由皇帝直接委派军机大臣。

一应军务要事,由军机阁总领向皇帝禀告。

等于是说,皇帝将军队彻底的抓在手里,不用再担心他的武将们会叛变。只要皇帝用好文臣武将,文臣武将互相制约,便能上下一心。

这就是天启帝明知朝臣反对,却还是想要改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