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吩咐孟不疾道:“你最近留心些,城里新进人员的动态,赶来观看婚礼大典的,这两三日自会离去,剩下的生面孔,要多多注意。这方面加派人手的事你来做。”
“是。”正事说完,孟不疾还不忘补上一句:“王,你安心跟王妃甜甜蜜蜜,这点事不用您多操心,我肯定把差事办好。”
信王挥手撵他:“赶紧该办什么办什么去吧。”
甜甜蜜蜜的日子总有收敛的时候,几日厮磨过来,安信有他做为王该担起的责任,黄凝也有自己心中的挂念,她的千秀坊。
几日没来,绣坊到是一如既往地忙碌,不,应该说是更忙了。伙计一见她来,马上报道:“王妃,这几日咱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托了您的福,生意异常的火爆,我们也不敢擅自去王府找您决断,只能自做主张,招了新人进来,实在是不招人要忙不过来了。”
黄凝没想到,她的身分从一介绣坊老板变成了王妃后,千秀坊的买卖能好到如此地步。这样的火爆,黄凝心中毫无波澜,都是抱着猎奇的心态,来看看王妃开的店,来看看王与王妃相遇相知的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前面店铺人很多,大家都在忙。伙计说,等到中午吃饭休息时,再把新人引荐给她。
黄凝没往心里去,进到后院拢账去了。这账一看不要紧,这几日挣的都快比以前所有的都多了,这还是人手不够,伙计们不敢多揽活的情况下的进项。
能挣到钱黄凝当然是高兴的,虽然她现在是王妃了,安信也一早就把家里的财政大权交给了她。当时看到王府的银钱总数时,黄凝嘴长得大大的,安信见状,说自己没有花钱的地方,所以才攒了这么多。
黄凝知道不是的,虽然王没家人要养,但这么兵士、武器、马匹,哪样不要钱。还是他生财有道,把个信城打理得贸易发达,十分富足。
王府的钱,黄凝都弄得明明白白的,她也没推脱,这些事情是她身为信王妃该当担起的责任。但现在看着自己赚的钱,凭心论,数自己银子的感觉比数王府的银子爽多了。
黄凝决定了,这个绣坊一定要继续干下去,管那些来光顾生意的是何目的,只要有钱赚就好。
黄凝想过了,如果用王府的钱给母亲换院子、请仆人无可厚非,就算是为了王的面子,房子也是要换的,人也是要请的,还有小三子,学业弄来越精进,花费也越来越大这些用钱的地方,用王府的钱哪有用自己的硬气。
中午休息的时候,绣坊里管事的李师傅给黄凝引见新人。
一共新招了九人,四名绣娘,四名伙计,一位账房。几个人给王妃见礼,黄凝叫了起,告诉他们,不用行此大礼,在千秀只有老板伙计,没有王妃。
又过了几日,黄凝观察着,新召进来的人还算勤勉老实,遂放下心来,一心打理绣坊,日子过得忙碌又平静。
京都皇宫内,皇上亲信来报了两件事,一是他们在信城的暗哨都被除了,目前不清楚做这件事的是哪方势力,信王还是太傅?另一件事是单纯关于太傅内宅私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