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生是惊讶的。哪怕有后世的记,那到底是雾里看花。可这一回,那真真的瞧着这一个朝代的都城啊。
金陵,六朝古都,自有风流。
张福生是给惊住。这一座城里的繁华,来到这儿后哪会有人舍得离开啊。
“……”远远的,就有宣嚷声传来。然后,是骑卫策马而来。还有衙门的差役在驱赶着行为。
张福生只听着嚷嚷声,倒没听清楚。
等着听清楚时。她和儿媳、孙儿们在车里,也是听得清楚。原来这是有将军归朝。这是得胜归来。
张福生忍不住的还是掀起车帘子,那是看着路过的军队。
那当然不是大军,那是所谓将军的护卫队。张福生也见到那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将军。那明光铠甲,那战风威风凛凛。
至于将军长什么模样?那没瞧清楚的。
一是隔着太远些,二则是气度太不凡。张福生不敢细看。也怕开罪了贵人。
在金陵城这样的地方,这是贵人太多。以着陈家的小身板,以着陈贞的官职,那还是低调的要紧。
张福生一家子会来金陵。
这自然提前有安排的。
至于住的地方,自然提前安排门下人租了一个院子。至于买宅子?这还是一家子人到后,再是细挑。总要挑着一家子合心意。这是陈贞的原话。
暂住下来。
陈贞去衙门消假,还要跟上司报道后,那是得上面的通知再去新的衙门报道。
张福生这边就是跟儿媳一起寻着牙子,那是看宅子。
陈贞的家底儿有限。要买多好的宅子?那还是有困难。毕竟,金陵大,居不易。可这些年到底经商,还是有些收获。
好歹张福生有后世的一些记忆,那还是寻得一些门路。要少挣银钱,也是真有些。
至于更大的买卖,那是陈家护不住。张福生也不会傻傻的提出来。
最后,在牙子寻得的一处两进宅子里,张福生和儿媳瞧着都满意。
两进的宅子,还是处在内城里。当然,那是偏了一点。可这到底是内城。宅子虽是两进,那修的精致。更有一口甜水井,也是颇不错的水源。
屋舍瞧着,陈贞一家子人住着,那是绰绰有余。
“这一处不错。”张福生给一个结论。
小赵氏也是非常的满意。
只一开口问了价钱,当时,就让小赵氏心呆在哪里。哪怕是张福生早有预料,这会子也给惊住。
这内城的宅子,真真不便宜啊。
这一个二进的宅子,就要两千三百两的银子。这可是两千三百两的银子。依着陈贞的明面俸禄,那是不吃不喝也要十年。
可一家子人若是真指着陈贞的俸禄,那能不吃不喝,不交际往来吗?
张福生只能庆幸的,那就是陈贞的门下人还是有经商的头脑。
那真真是给主家搂到银钱。
最后,这宅子是订下来。自然还要陈贞来瞧一瞧,看着合适的话。那就是付银子,过红契。
陈贞那边得到亲娘和媳妇的商量。
对于这一个二进宅子来瞧过一回。然后,瞧着也是满意的。哪怕是偏了一点。可到底在内城,那听着就是让人心头敞亮啊。
于是,陈贞给付的银子,再是由牙子代劳给衙门那边走一遭。红契很快就是下来。
这一过户,这二进的宅子自然就是陈贞的产业。于是,那租的院子,张福生与儿子、儿媳、孙子们都不住了。这是搬进自家在金陵的宅子。
“在金陵,这家是安顿下来。咱们也得举办一个暖家宴。十二郎,你大伯一家,你大哥一家,你还得下贴子请一请的好。”张福生跟儿子提一话。
“这事儿儿子亲自去操办。”陈贞应下来。
“你去请你大伯、大哥参加暖家宴。你大伯父、你大嫂那儿,我和你媳妇去一趟。自家亲戚,也要走动走动。”张福生对于陈大老爷一家子人不感冒的。
可没法子。
如今的世道,就是宗族大于一切。那比律法还要约束人心。
张福生就是为了儿子,为了自己这一个小家,她就不能任性。毕竟,在外人眼中,陈大老爷一家子待小三房厚恩。若是他们不知恩,不感恩。别人只会骂他们无德无义。
这些人不会去查清楚这背后有什么?
至于陈老三爷的死?
这是宗族让他去死的。陈大老爷后来就是尽过一个族长的本份,一个长辈的本份。
陈贞如果敢跟陈大老爷闹起矛盾来,别人只会觉得小三房一家子是白眼儿狼。所以,在宗房面前,张福生跟她的儿子都是弱势的那一边儿。
有礼没礼?
这是你认为如何就如何?而是要宗族礼法,那认为如何,那就是如何。
去陈大老爷家拜访。
张福生和儿媳是女眷,这见的自然是陈大太太赵氏与陈大奶奶李氏。
“你们可是稀客。”陈大太太赵氏见着张福生与儿媳小赵氏,那态度还不错。小赵氏更是亲热的唤了一声“姑母”。
这让陈大太太赵氏更是高兴的笑了。
张福生看的出来,陈大太太赵氏这些年的日子一定过的非常不错。瞧着那富泰的模样,还有满脑袋的珠翠宝光。这真真耀眼的紧。
“我们是来打扰了。”张福生就是回一句。
小赵氏这时候接着婆母的话,那是巴巴的说着好话,她道:“夫君来金陵做官,咱们一家子人全来金陵落角。也是幸运还是盘下一座院子。这不就上门来,请姑母、以及嫂嫂一起去家中做客。也是给咱家暖一暖新居。”小赵氏这话说的,那语里又带着羡慕。
小赵氏又道:“寒舍过于简陋。那肯定比不得姑母这儿富贵。姑母、嫂嫂去了,可不能嫌弃的。”
“你啊,你啊,这嘴巧的,瞧瞧巴巴儿的说一串子。”陈大太太赵氏笑了,她道:“都一家子人,哪有什么嫌弃不嫌弃的。”
“对,娘说的对。弟妹,都是一家子人哪有嫌弃不嫌弃的。还要恭喜弟妹,十二弟能来金陵做官,这是十二弟有大能耐啊。”陈大奶奶李氏也是给张福生行礼。
陈大奶奶说道:“侄媳要给婶婶道喜,这可是养出十二弟这般的人中龙凤。”
“也是要恭喜弟妹,这是要做官太太。弟妹也是好福气。”陈大奶奶李氏对着小赵氏时,也是非常的热络。
这双方都有心结交。
这态度自然都颇好。说起话来,都是对方爱听。那气氛一时间,那叫一个好呢。
等着张福生、小赵氏这一对婆媳在陈大太太这府上,那是一回饭后,才是消消食。又是聊些家常子话。
尔后,方是告辞。这是约定了那暖居的时间。
等张福生、小赵氏离开后。
陈大太太李氏对着婆母陈大太太赵氏说道:“儿媳是万万想不到,小三房还能有今天啊。”
“你想不到,我也是想不到。”陈大太太是一个感慨,那跟儿媳一样的心思。陈大太太说道:“淮南路不安稳那几年,我还以为陈家堡的家业都是没安生。这小三房也可能是没了。哪料想,那十二郎还能带着一家子人挣扎出来,还是冒尖儿的来金陵城。”
“甭管十二郎这一个堂弟是不是一时的运道。娘,这好歹也是陈氏的子弟。这能来金陵,对爹和夫君都是有益处的。”陈大奶奶李氏倒是一门心思的为婆家好。
对于陈氏一族的前途,那看的顶顶要紧。
“是这么一个道理。”陈大太太赵氏点点头。
“虽然说,这小三房起来了,让我觉得惊讶。可到底于陈氏一族有益。大郎是陈氏一族未来的族长。陈氏一族能越发的壮大,那对于咱们长房而言越有利。”陈大太太自然便是把心底的一点子酸,那是按下去。
要说张福生和儿媳小赵氏一回了自己家的新居。
那自然还要跟邻里打好关系的。
这样一来,那自然就是认识一上周围的四邻。自然也是送一些礼物,那是顺道介绍一下自己家。
这能住内城的人家,那基本上就没有白身的。
那都是官员人家。
张福生一知道息家的隔壁,那一家子人也姓张时。还是道一声,那可能五百年前是一个祖宗。同姓,这自然是缘份。
那一家子姓张的人家,自然也是这般的感慨。
有一些往来,自然就是熟悉。
张福生就是在闹懂邻里的一家子人口后,那是愣了好大一下子。因为,她想起后世的记忆。那是一本小说。
那一本小说里,有一个人物很重要。那一个叫陈十一的配角,那是一个了不得的女将军。还是大唐朝唯一的一位开国女侯爷。
人称陈十一,她在娘家时有一个名字叫十一娘。
张福生在的就是这一位女将军。她的家世怎么套用,怎么那么像她的十一娘。像极了,她没重生前的,那孤零零活下来的女儿。
张福生愣了许久。
她有一种预感。她有一种想法,她想清楚的知道那一位叫陈十一的女将军是不是只是一个小说,还是真实存在。
还有隔壁的张家二娘子,那是不是真是小说里的女主。那一位奇遇不断的。未来还会当王妃的张二娘子。
张福生一时间心绪不宁。
当天,她用饭,饭不香。睡觉,那是就寝难安。
这一切自然瞧在儿媳小赵氏的眼中。小赵氏晚上还跟夫君陈贞提了这事情。陈贞听后,说道:“你侧面与娘打听打听,看看是什么样的事情让娘为难?”
小赵氏回道:“我打听过,娘没透半点儿口风。”
“夫君,要不你再试试?”小赵氏劝一话道。陈贞听后,说道:“成,我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