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嫣支着下巴:“我虽从未至于巴蜀之地,但却认识一些熟悉这边的人…张秀张先生你可知,他过去常常随他过去家主来巴蜀做生意,还认识卓王孙呢!还有申一公申先生,他原就是替程郑做事的,与西南夷那边极熟…”
裴英在长安的时候有过了解,张秀经营着泰和号的生意,手上握着大把资源,业内很有名气,若不是生性低调,名气还能更高。至于申一公,负责的是聚宝阁——聚宝阁的偌大名气就不用多说了。
不过他确实不知道这两人原本不是陈嫣的人,这个时候又没有一个个人履历档案什么的。如果不是对一个人的过往十分有兴趣,否则是很少追究这些的。
“那倒是不错…”裴英有些干巴巴地道:“不过如今不能亮明身份,这样的人脉就用不着了,不然他们必定有些故交在巴蜀,行事会方便很多…巴蜀也不一定安定…”
“是呢…”陈嫣表示赞同,可不能把古代的治安想的太好,觉得这时候人都淳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什么的。实际上,什么时代的人都差不多,有好有坏。真要论治安,古代肯定是比不上现代的。
现代人富足、大多受过教育、法制更加完善、国家权力可以深入到最偏远的乡村——这样的条件古代可不具备!真要去到偏远地区,总有这样那样的风险。有的时候遇到的其实不是匪徒,而是当地乡民。
乡民贫穷困苦,见外来者带着财货,一时心动,杀人夺财,这有什么做不出的?外来客商死在这种穷乡僻壤里,以此时的刑侦手段、皇权对乡里的影响,根本别指望能查出个结果…更大可能根本不会有人去查!
在这种情况下,皇权远不如地方豪强的名号好用,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就是这个道理了。你权力再大,管不到这芝麻绿豆处,那对于当地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如果陈嫣可以正大光明地打着一些朋友的名号,在巴蜀之地的确没有什么好怕的。比如陈嫣就认识程郑,平常还有生意往来呢!真要抬出这个名号,无论黑道白道,都要给些面子的。
“唔…怎么船停了?”陈嫣与裴英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忽然脚下船一顿,似乎是泊在了一丛芦苇洲旁。
船家笑着道:“客人莫怪,芦苇洲里有野鸡呢!”
果然,不过一会儿,船家手上拎了三只野鸡,还有一兜子野鸡蛋。
陈嫣见了兴趣大增,花了一百多钱买下了其中两只野鸡,又买了船家的柴火,借用了船尾的火塘。笑着与裴英道:“今日食鸡好不好?”
当生活没有那么艰难之后,陈嫣就有心力提高生活品质了。当初上船说定的船价是包含了伙食费的,船家负责他们这些人的饭食。饿是肯定饿不死的,但要想吃的好,也没有什么可能。陈嫣左右无事,有机会就会买些船家的食材自己做菜,只用船家提供主食。
裴英是用观察的方式看陈嫣的,陈嫣非常熟练地烧水,烫鸡拔毛,之前鸡血已经放过了,现在只需要将鸡内脏之内取出来就可以了。
做这些事的时候陈嫣并不比任何一个市井女子生疏,甚至她的举动还要更细致——市井女子从小开始学习各种家务,烧火做饭当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功课,但做饭这件事上其实是很粗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