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他们都不争抢挤去窗下了,李周默默心想。
她身边多了一个神情冰冷的胡姬,个头很高,垂头听过蘅玉耳语,板着一张脸挤进来,朝李周行礼。
“公子,我们姑娘约你一同吃晚饭。”
身遭的空气顿时溢满了酸味儿,落在他身上的视线隐隐发烫。
蘅玉再次朝他笑了笑,带着胡姬离开了。
与他一起来的同窗用力杵了他一肘:“好啊,你什么和唐姑娘关系这么好了?”
“唐姑娘待人以诚,你要是以平常心与她相交,自然也能同她交好,你行吗?”
不,他不行,他看见唐蘅玉便忍不住心如鹿撞。
蘅玉从后门溜进去,正被宋祭酒抓个正着。吐吐舌头,蘅玉猫着腰躲回屏风后头。
‘动员大会’开始了。
对国子监监生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能得到宋祭酒面对面的教诲。要知道,即使是国子监的监生,也极少有人听过宋祭酒授课。
早年他负责崇文馆和弘文馆的大经,偶尔授课上头,回到国子监开坛随授,一些博士甚至会带领全班去听宋祭酒宣讲。
近些年,他身上事务增多,精力愈发不济,已有许多年不曾开课,想听宋祭酒讲解学问,便成了奢望。
而‘动员大会’上,宋祭酒除了做表题赋鼓励监生,还会给参加学会的学子解惑。
整个过程大约会有一个时辰,可以说,对每个读书人都大有裨益。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蹲在寒风冷雪里旁听,宋祭酒特意把蘅玉揪过来了。
但蘅玉志不在学问,她也不是治学的那块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