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而知,在未来相当的岁月中,惟功还会受到张四维一党的攻讦,除非顺字行对晋商做相当大的退让,否则的话,晋党继续开火则是必然之事,无可避免。
……
……
“张凤磐当年好大名声,被人称为无双国士,几不在江陵之下。现在看来,无非就是商人之后,行事毫无章法,只为一己之私,叫人十分的看不起。”
申时行行事谨慎,并且在士林中形象极佳,平时立身于朝堂之后上,颇有几分翩翩君子,温润如玉的感觉。
他的升迁之路,也几乎是和张居正当年一样。
先点翰林,然后侍读,侍讲,成为东宫讲官,只不过张居正当初教的是裕王,申时行直接教导的就是皇帝。
两者前后都与皇帝建立了不浅的私人友谊,然后就是开坊,升翰林侍读,再转迁侍郎,一路顺风顺水,由侍郎直接再入阁,建立根基,申时行十余年时间由侍郎成为次辅,升迁不可谓不速,一生除了少年时由申姓改为徐姓,仰人鼻息之外,自秀才举人进士,一路顺风顺水,到现在成为一国次辅,除了江南之外,就是一直在京师为官,这样的经历,当然是叫人十分羡慕。
他的府邸,也是京师大佬中较为难进的一个。
申、徐两家都有大量田亩,在京师西边花了几千的银子替申时行买了大宅,平时供给,也是家族操心,所以申时行除了大家全领的节敬银子之外,纤毫不取,十年养望,也养成第一等的清廉之名。
江南在京为大官的,他和王锡爵都是一时人望,只是后者脾气更加火辣耿直一些。
此时与申阁老在内书房内对坐,还能听到申阁老用刻薄语气非议张四维的,自然就是已经与申时行成为事实上盟友的张惟贤。
听着申时行没有形象的贬损,张惟贤呵呵一笑,洒然道:“首辅是被那伙子晋商裹挟着,没有办法的事。其实他麾下那几个大将,弹章用来做这样的事,太浪费了。”
“你是说用他们对付江陵吧?”
“嗯,先痛打冯保,给张诚等中贵出当年的恶气,这样中外一体,事情就更好办。然后,再打江陵这死虎,将皇上以前心里的恶气引出来,接下来,铲除王国光,潘季驯,梁梦龙等辈,就容易得多了。”
张惟贤以青年勋贵的身份,又是锦衣卫这样的亲臣武臣,原本根本没有机会在阁老面前这样说话……张居正时代,刘守有这个锦衣卫指挥只能当侍班武臣,也就是朝会站站班,打听一下市井之事聊以塞责,现在张惟贤就不同了,金台轮值之余,各部堂寺卿对此人都有几分忌惮,他的内操兵已经扩大到三千人之多,皇帝几乎每日都要看操,而锦衣卫大肆招兵买马,横行京师,几乎将东厂压的看不到人影,京城之中,经常查出逆案,然后证据充实,抄家杀头流放不在话下,海量的财富也向此人手中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