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张所听了大吃一惊,他对二人在金国所为也有耳闻,宇文虚中被尊为国师,高士谈也是翰林学士,他们的地位在金国都十分崇高,但是却为大宋朝野所不齿,痛斥其为汉奸,却没想到二人是皇帝安插在金国的内线。

“关于二人的身份知者极少,因此在他们归国之前你不可泄露半字,否则不但害了二人的性命,也会害了自己!”赵柽沉着脸一字一顿地说道。

“陛下,微臣知道厉害,绝不会向他人说起!”张所赶紧施礼再次做出保证。

“很好,告诉你这些就是让你明白二人的重要性,他们为大宋做出了贡献,而大宋为了他们也可以不惜代价的营救他们,懂了吗?”赵柽盯着张所的眼睛问道。

“微臣明白,陛下仁义无双,绝不会抛弃我大宋子民!”张所在皇帝的逼视下反而镇定下来,平静地说道。

“嗯,朕就是要告诉天下人,我大宋百姓不是可以随意侵犯的,即便他远在万里之外!”赵柽言道。

“臣替天下黎民叩谢陛下,国有明君如此,乃是我大宋百姓之福,天下万民之幸!”张所翻身跪倒,行大礼道,他是经历过靖康之变的老臣,见到过血流漂杵,尸横百里的惨状,明白一个百姓在国破家亡之时无助的绝望心情……

十月初一朔日大朝,在京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及部分外国在京时节皆上朝觐见。十二年前的此时金国大将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以张觉事变为由奏请攻宋得到批准,随后出兵进攻燕山府,挑起了宋金间持续十余年战争,直至今日。

皇帝在朝会上做了长篇发言:指出金国一贯欺软怕硬,一旦吃了败仗有了亡国的危险时,便会派出使臣求和,唱起宋金友好的调子,歌颂大宋乃是仁义、大度、善良之国,便以为可让大宋宽宏大量的放其一马。现在他正告金国及一切敌对国家,任何挑衅大宋的行为都会遭到沉重的打击;出卖大宋利益、背叛祖国的人不论是谁,躲到哪里,大宋也一定会不惜代价将其缉拿回国予以严惩!

皇帝的话一说完,四座皆惊,这表明大宋的国策进一步转变,此后不再会做‘虚假言欢而实际吃亏’的事情,一切将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重……

第三百三十四章 瞎猜

赵柽在朝会上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通过各路人马之口很快传播开来,自然也逃不过金国的耳目,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将内容传回国内,送到了各位大佬的案头,同样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

在兀术看来这是赵二发表的一封对金檄文,明确告诉他必须将大宋的叛臣们送回来,否则他不惜再次发动战争将他们抓回来接受大宋的审判。这让兀术十分恼火又无奈,当年他们以讨要张觉发动了对宋战争,今天同样的剧情在他们身上重演,但形势已经发生了逆转,自己成了被要挟的一方。给,将使金国上下再陷入一场动荡;不给,面临的就是重燃的战火,而结局将是金国不可承受之痛,让自己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而在金国新贵蔡松年看来,这就是自己的催命符。他是地道的宋人,其父蔡靖为燕山宣抚使,被叛将郭药师所擒,其后拒绝了翰离不的劝降被杀,算是为大宋死节。按说蔡松年应与女真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他却接受了左元帅府的征辟为令史,此后官越做越大,在辽党倒台后成为汉臣的领军人物,自然也成了大宋此次要索回的叛臣之一。

除了蔡松年以外,在金为官的宋朝降臣还有许多,他们更是惶乱不已,他们知道现在金国江河日下,被迫与宋议和,而和议迟迟未能最后落定就是因为双方交换战俘之事久拖不决。现在赵二发表措辞如此强烈的演说其意自明,他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再谈不下去就只有开打了,这些人担心女真人为了能达成和议,不惜将自己‘出卖’。所以大家纷纷找上蔡松年,让他拿个主意,与太师沟通一下,探听点消息……

“太师,京中传闻南朝向我朝讨要被虏官员,此事可是真的?”蔡松年到了太师府求见兀术,见礼已毕,他立刻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