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砺不敢有丝毫的异议,可内心是不舒服的,不管怎么说,身为汉八旗的旗主,至少应该成为多铎的副手,若是在发动进攻的时候,成为先锋,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被派遣为先头部队的指挥官,指挥着两千将士,这岂不是大材小用了。
消极的情绪,肯定是需要有地方发泄出来的,金砺不敢开口说,只能够是在下属的面前发脾气,先头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侦查,金砺的要求非常严格,安排部署的任务,手下的将士,认为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譬如说一天时间之内,必须要侦查清楚方圆百里地的所有情况,做出来详细的禀报,保证大军能够顺利行军,侦查可不是行军,需要观察周围的情况,需要做出来分析和判断,方圆百里的地方,至少分为三个方向,前面的侦查是最为重要的,左右两边的侦查也必不可少,只有后面不需要侦查,既然不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那就只有忽悠了,禀报一切都是正常的。
好在大半天的行军过去了,没有出现任何的情况。
先头部队经过李家村的时候,金砺触景生情,曾经的先头部队在这里住宿,结果遭遇江宁营的围剿,回去的只有一百来人了,跟随大军出征的汉军,基本全军覆没,作为汉人,金砺还是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汉人不管怎么努力,在大清国都是不受待见的,都是满人的奴隶,在战场上面,也最容易成为炮灰。
先头部队到了交战的地方之后,金砺下了命令,妥善安葬所有阵亡的兄弟,手下的军士挖了几个大坑,将尸首扔进了大坑里面,集体埋葬了。
在这个过程之中,多铎身边的亲兵赶过来了,脸色很是不好看,大概是觉得金砺有些不务正业,先头部队的任务是侦查,金砺没有理睬亲兵,我行我素,亲兵也不好说什么,人家埋葬兄弟的尸首,要是在这个时候开口训斥了,恐怕会引发众怒。
不过亲兵回去之后,可不会为金砺说好话了,添油加醋的说金砺耽误时间,以埋葬阵亡兄弟尸首的事情,开笼络军心,亲兵每天都在多铎的身边,知道多铎忌讳的是什么,果然,在听到这些禀报之后,多铎的脸色阴沉了,要求亲兵再次去督促金砺,要求金砺履行自身的职责,不要耽误了大事情。
带着多铎的令箭,亲兵的态度就不一样了,再次赶到了先头部队,毫不客气的训斥了金砺,要求金砺赶快侦查沿路的情况,保证大军行军的安全。
金砺肺都要气炸了,可没有地方发泄,总不能够对着亲兵发火,人家手里有多铎的令箭,要是对着亲兵发火了,就是对多铎发火,真的惹恼了多铎,按照大清国的条规,战时的时候,统帅可以做出来罢免军官的决定,不管这个军官是什么身份。
亲兵离开之后,怒气冲冲的金砺,要求所有的将士,除开留在自己身边的两百亲兵,其余的全部都去侦查。
这道命令,引发了数不清的怨气,军士刚刚埋葬兄弟的尸首,尽管说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汉军,但总是在战场上捐躯了,诸多的军士不知道,哪一天就轮到自己了,所以大家都是有些忧伤的,心情也不是很好,接到了这样的命令,众人尽管很是疲惫,但还是要打起精神来,出去侦查。
多铎和金砺都不会想到,正是因为他们之间这些微妙的关系,令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心情不好的先头部队的军士,哪里会认真的侦查,三五成群的出去之后,都是怨声载道,甚至大声发泄不满,主要心思,根本没有在侦查情况方面。
出去侦查的军士,沉浸在悲伤和不满之中,没有注意侦查,草草看了看周边的情形,甚至有军士,走马观花般的查看,算得上是纵马驰骋了,这样的侦查,能够发现情况,才是奇怪了,他们绝不会知道,就在他们前方不远处,江宁营将士已经布置好了一张巨大的网,一张足以断送他们性命的巨网。
侦查的军士回来之后,纷纷禀报,没有发现什么异常,金砺也没有多想,命令身边的亲兵,将这些消息禀报给后面的多铎,表示大军可以加速前进。
后金鞑子的一切行踪,都在江宁营斥候的侦查之中,四万大军埋伏,想要做到完全保密,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毕竟不是几千人,洪承畴早就做好了准备,一旦后金鞑子进入到炮兵营覆盖的范围,战斗就将打响了,几轮炮火之后,埋伏的江宁营将士,将依照梯次顺序,从四个方向发动冲锋,一举打垮后金鞑子的斗志。
后金鞑子的先头部队,草草的侦查,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周围的情形,这是洪承畴没有预料到的,斥候禀报的时候,洪承畴的脸上,露出了难得见到的笑容,后金鞑子这种致命的疏忽,为江宁营争取到了最好的机会,先头部队还不在洪承畴的眼睛里面,后金鞑子的大部队进入到伏击圈之后,再行发动进攻,将能够取得最好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