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

在“三驾马车”的带领下,强大的德国空军让人对战争前景充满希望。不过,只要赫尔曼·戈林一天没有咽气,这位新晋的帝国元帅空军总司令的位置仍是不可撼动的,小胡子甚至当众交待,凯塞林只是暂代其空军指挥职权,一旦戈林恢复意识,大家依然是各归其位、各行其职。

当然,宁可戈林一直昏睡下去的人数量远远超过期望他醒来的人,罗根就是其中最为坚定的一个——在这位视角独特的空军少校看来,若不是法国人未能抓准引爆的时机,若不是他们放置的炸药分量不足,若不是特制的梅赛德斯防弹车过于坚固,赫尔曼·戈林这个名字相信已经成为历史了。

所幸的是,庞大的战争机器一旦运转起来,就不会因为某一个人而停止,尤其当某人在小胡子耳边添油加醋一番,说是英国人挑唆法国地下抵抗组织实施了这次骇人听闻的路边炸弹事件,元首更咬牙切齿地决定照计划实施“海狮计划”。

海狮计划的第一个阶段,就是由德国空军夺取英吉利海峡和英格兰地区的制空权,为接下来的跨海登陆行动扫清屏障。

6时,鲜红的朝阳出现在地平线上,由822架战斗机和轰炸机组成的庞大机群如蝗虫般飞越海峡,这时候经过了之前与德国战斗机群的鏖战,大部分英国战斗机正返回机场补充弹药燃料,由于雷达受到了德军的强力干扰,位于后方的英军防空指挥部没能及时将这一情况反馈到各前沿基地,直到德国轰炸机群出现在英国上空,空袭警报声才重新响彻耳际。

根据在波兰和法国战场上积累的经验,德国空军的轰炸机飞行员们轻车熟路地扑向了英军在东南部和南部的各处机场,在头一个小时的轰炸中,德国空军机群共投弹900余吨。当然,此次作战要比西线战役时多出一个目标,那就是英军的雷达站。值得一提的是,由沃尔夫冈·冯·里希特霍芬将军指挥的170架斯图卡分成12个空中突击群攻击了前期空中侦察定位的9座英军雷达站——“尖刀行动”附带的重要战略价值就是摸清了英国雷达站的构造,其核心部位不是位于外部的天线而是处于隐蔽位置的设备室。在斯图卡的精确轰炸下,英军雷达站当即有2座遭到彻底摧毁、5座遭到重创,剩下2座数小时内亦无法恢复正常运转。

第一波轰炸中,攻击英国前沿机场的德国轰炸机群同样收获颇丰,大批he-111和ju-88集中轰炸了英格兰东南部和南部的7座主要机场,炸毁地面飞机24架、炸坏跑道设施多处,但由于英军防空火力亦集中在这些机场周围,德军损失了轰炸机31架,在返航途中又遭到英军战斗机的追击,再折损17架!

真正体现凯塞林过人之处——尤其是在作战指挥才能远胜过“一战王牌”赫尔曼·戈林的,是接下来飞越英吉利海峡的第三批作战飞机:清一色的156架bf-109e出人意料地扑向了重新返回战场的英国战斗机群,这十个战斗机中队均为目前德国空军经验最老道、战绩最突出的团队,囊括了jg2联队的第1大队、jg77的第2大队这样的西线王牌飞行部队(鼎鼎大名的jg52连队在不列颠战役之前倒是战绩平平)。尽管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空战老鸟们以逸待劳,而且没有己方轰炸机的拖累,便如同饥饿的野狼一般冲向自己的猎物。在耗时37分钟的战斗中,这批德国飞行员将在西班牙内战中总结出来的双机和四机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竟以损失32架的代价击落了59架英国战斗机,其中一多半是英国空军引以为豪的“喷火”!

当英德两国庞大的战斗机群在英吉利海峡北侧展开激烈对决的时候,“路边炸弹事件”的始作俑者,“邪恶”的帝国空军少校罗根正在位于巴伐利亚小城拉普汉姆的梅塞施密特工厂观看“华沙南”一号样机的首次试飞。

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容克斯-90运输机的四台发动机已经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只见机身缓缓前移,通过粗长的钢缆曳动装载了4吨货物的“华沙南一号”,然而沉重的滑翔机似乎过于眷恋自己的大地母亲,随着速度不断攀升,牵引机已经飞离地面,但它丝毫没有离开地面的迹象。当前来观看的空军将领与梅塞施密特公司高层人员几乎不敢再看的时候,只听得一阵“上帝保佑”的欢呼,笨重的大鸟竟然晃晃悠悠地离开了地面。

这一刻,罗根眼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有了赫尔曼·戈林的昏迷,有了“华沙南”的腾空,自己的计划已经获得了最宝贵的生存空间!

第11章 大忽悠的神技

人品好的时候,打麻将想要啥牌就来啥牌,饿了有人请吃饭,闭着眼睛投篮都能进,这不,罗根同志的报告刚刚结尾,漂亮的女秘书萨拉小姐就一脸崇敬地带了位军官进来。

“少校,这位蒙特上尉说他奉元首的命令前来!”

“哦?”罗根很是意外地看着眼前这个又高又帅又年轻的国防军军官,大概是为了炫耀雅利安种族的完美,元首身边的警卫连同在总理府里行走的秘书们几乎个个都是俊男美女——别看迪特里希现在有些不济,年轻时候据说也是大帅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