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近两个小时的漫长等待,距离里加港足有12公里的警戒阵地终于报告说发现苏军坦克,他们旋即依托构筑在路旁山丘上的工事进行抵抗,借助事先布设的雷阵以及后方炮兵的帮助,这支总兵力不满2000的部队竟然抵挡住了苏军装甲部队的第一轮冲击,并且报告说毁伤苏军坦克二十多辆!
“看来这支苏军装甲部队确实有问题!”曼施坦因转头对罗根说,“还好没有下令紧急调回出击部队!”
“不论偷鸡还是投机,都是需要一些些胆量的!”罗根别有深意地笑道。
第18章 阻击
“这些不知死活的大胡子……要是有两门‘弗拉克88’,保管让他们全部变成烧猪!”
卡尔·冯·埃伦坎普紧紧倚靠在机枪掩体边缘,努力瞪大双眼,把自己当做一只能够适应黑暗环境的猫。山坡下便是通往一条里加港的柏油公路,零星的火光来自于那些被击伤击毁的苏军坦克。微弱的光线下,隐约能够看见低垂的炮管、歪斜的炮塔以及掉落的履带,全然没有了当初的威风!
耳边,轰隆轰隆的发动机声与咯唧咯唧的履带摩擦声虽有些飘渺之感,但它们确确实实存在着。须臾,一枚由迫击炮发射的照明弹腾空而起——相比于榴弹炮发射的大型照明弹,它只能照亮几百平方米的有限区域,持续的时间也很短,但依然能够照亮那些已经失去战斗力的苏军坦克残骸以及它们正沿着公路缓缓推进的同伴,此外,坦克残骸周边的公路和田野中躺了不下百具士兵残骸,他们绝大部分都穿着土黄色的军服,戴着苏制1936或1940式钢盔,亦或是戴着普通的军帽。
“来啊,来啊,你们这些不怕死的俄国佬!有种再近点!”
冯·埃伦坎普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往信号枪里装填信号弹。出于作战隐蔽性的考虑,他的35钢盔上套着网绳,上面还插了些新鲜的枝叶。面对敌人成群结队的坦克,这种小细节看似无关痛痒,可从外围警戒变成坚定阻击,德军步兵们所能够依托的只是事先布设的反坦克地雷和反坦克火箭筒,事先埋设的地雷并不会自己挪动,“铁拳ii”的有效战斗距离也只有可怜的70米——士兵们自身每增加一分隐蔽性,击毁敌人坦克的成功率便增加了一分。
纵然如此,为了眼前这二十多堆苏军坦克的残骸,冯·埃伦坎普已经付出了至少40名士兵的代价。这位现年41岁的陆军中校很清楚,他们中很多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有些东西一旦失去,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补充回来的!
只一转眼的功夫,照明弹的光亮迅速减弱,那些橄榄绿色涂装的苏军坦克马上又要隐入黑暗。这些战斗在苏维埃旗帜下的装甲兵们看来也不是泛泛之辈,在越过同伴的遗骸之前,他们既不盲目地向德军反坦克战斗小组之前潜伏过的位置开火,也不冒然打开车灯。
夜战的特殊环境下,双方比拼着智慧与耐性。
突然间,位于公路西侧的灌木丛中闪起一团火光,只见一个火柴头般的亮点以看似缓慢的速度朝公路那头飞去,直线的运行轨迹看着要比子弹或者炮弹的弹道更为清楚,而且从出现到爆炸,整个飞行的时间其实还是非常短暂的。爆炸点位于先前那些坦克残骸后方大约十数米处,稍稍偏离了公路,刺眼的火光在瞬间揭示了它的身份:bt-5!
长期在东线作战的德军官兵们都认识这种实力与三号坦克旗鼓相当但速度更快的苏军轻型坦克,4月份一度推进到德国本土的红色钢铁狂潮中,它们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上帝保佑我们的勇士!”
手握信号枪的冯·埃伦坎普喃喃地祈祷着,正如他所担心的那样,爆炸点附近立即闪烁起机枪射击的光点,连串的子弹转眼间就飞过了几十米距离,大部分毫无声息地没入了黑暗之中,也有一些打在石头或是其他硬物上溅射出斑斑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