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赞同海军元帅的看法,美国不会在这个时候向意大利宣战,他们的最后通牒不过是一种政治上的手段:给意大利人一点威慑,给日本人一些迷惑,以美国的地缘政治来看,他们真正的重心必是太平洋!”和雷德尔一样宝刀不老的冯·牛赖特,回到外交部长的位置上又重新焕发了活力,客观而言,他尽量避免四面树敌的外交手腕与俾斯麦有几分相似,只是缺乏发动普奥战争、普法战争的那种超然魄力。
对于同伴们讨论最热烈的东西,副总理施佩尔总是最不感冒的一个,但他的报告内容也总是很有吸引力:“话说回来,不论美国是否对意大利宣战,根据我们的预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德国海外贸易的顺差仍将以平均每月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我们的贸易净收入每四个月就增长一倍,而这种增长主要集中在重工业产品和化学产品两方面,准确的说,是军火、钢铁、燃料、药品以及发动机!先生们,按照以往的规律来看,若是美国向意大利宣战,我们的贸易增长速度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除非双方在各主要海域展开激烈的潜艇封锁战!”
“意大利海军现有的潜艇还不足一百艘,真正能够进入远海作战的只有三分之一,它们远不足以对大西洋上的海上航线构成威胁,但尽管如此……”雷德尔元帅转向罗根说道,“总理阁下,我仍准备提前动员海军力量,毕竟远海护航不是我们的传统,大规模护航所需要的舰艇还很缺乏!”
罗根点点头,提了个小建议:“结合我们自己的情况,可以适当参考英国在两次战争中实施的护航体制!”
雷德尔未知可否地结束了这个话题——在海军的传统事务方面,他始终希望自己能够保留更多的主导权。
“在美国和意大利随时可能进入战争状态的时候,有不少问题是我们必须提前考虑到的,例如军火贸易!”冯·牛赖特提醒说,“按照目前仍然有效的《罗马协定》,我们要么在继续对美销售军火的同时给予意大利至少同等的待遇,要么一刀切,在战争期间不向两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出售军火!”
罗根看了看在副总理位置上干得风生水起的施佩尔,说道:“中止对美国的军火销售将让我们蒙受巨大的损失,我们还盼望着来自华盛顿的舰船订单能够让德国的造船业进入一个跳跃式的发展时期,而且在1941年之前,美国政府通过军火贸易赚足了黄金,世界上再不会有哪个国家能够像他们一样支付巨额的硬通货!”
“既然如此,我们就得重新开放对意大利的军火销售!”冯·牛赖特这话略有些画蛇添足的意味,但作为一个性格谨慎的外交家,类似的问题是必须得到明确答复的。
“当然,现购自运嘛!”罗根微微一笑,“美国人当初就是用这个政策来实现‘援英制德’的,而且做到了在台面上冠冕堂皇!我们不计前嫌,现在搬出这个政策来对付更不讨人喜欢的意大利政府,正是恰到好处!”
施佩尔接着说道:“同时,我们还可以大幅提高对外销售军事物资的价格,美国政府的财力是毋庸置疑的,意大利政府么……情况也如我们所知!”
对于这种典型的“商人行径”,冯·牛赖特只是礼貌地笑了笑,不表示任何意见。
罗根想了想,对这几位身居要职的搭档说:“这样吧!近期我们就要和美国特使谈‘志愿者’及其装备的问题了,就让他顺带把我们的意思传递给美国政府吧!为了表示诚意,我们可以允许他们在对意大利宣战前以现价订购大宗作战物资,包括前次协谈所涉及的一百架fw190a3!”
“真的决定要出售我们最好的战斗机?”雷德尔的语气并没有明显的阻拦之意,更多是对年轻总理的想法感到好奇。
“是的,我们目前最好的战斗机,也是短短几年内就会落伍的战斗机,我们应当趁着它现在处于价值最顶峰出售,不是么?”罗根又一次展现出了自己的“商人意识”。
“噢!”雷德尔想了想,“您是说喷气式战斗机才是未来空战真正的主宰,甚至还要求航母设计师们提前考虑喷气式飞机上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