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还不够直观,看看日本就好了,日本在众多精神日本人的概念里,属于仅次于美国的强国,比俄罗斯还厉害,但是偌大日本,高战斗机的时候还是碰了一鼻子灰。而且这还是在有美国人的技术支持的情况下碰的一鼻子灰,最终搞出来的f2,连日本军迷都掩饰不住自己的失望。这其中就包括美少女游戏剧本家早狩武志,这家伙写的空战题材美少女游戏《群青の空を越えて》一开始是打算让主角开f2的,结果写到一半f2的真实性能被公布,失望至极的他就把剧本中的主力战斗机改成了瑞典萨伯公司的一代名机。
日本搞不出战斗机的理由无非就是烧的钱不够,积累的数据太少。美国固然可以给你提供大量的技术支持,但他不会也没有办法提供自己在技术积累的过程中获得的那些无形资产——包括经验丰富的空气动力学工程师和设计师等等等等。
而中国这些年,虽然一直在干仿制和山寨,根据米格19仿制出六爷,根据米格21仿制出了七爷,但在这个仿制的过程中,中国一直在积累那些技术数据和各种无形资产。
到了歼20问世的时候,中国的航空设计人员在鸭翼布局和三角形主翼的设计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技术储备,所以最终才会有了歼击20的外形——那基本就是集中国飞机工业50年之大成的布局,仔细想想,中国的新战机也只能是这个布局,因为一路就这样积累下来,要改别的布局还要重新实验重新积累。
回到这个时空,这个时空德国在空气动力方面的优势就在于,林有德上来就把一系列可行的气动外形都给德国科学家弄出来了,摆在那里等着你们自己去实验去积累,这可比啥都不知道一点点摸索也直接多了。
所以停战之后这几年,德国航空工业的设计者和研究者也腾出手来了,不用那么加班加点的改进飞机满足战争需要了,所以他们就系统性的把林有德弄出来的所有概念图都做成模型,放进风洞反复实验。
这个过程中德国的专家们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数据。
德国的空气动力学理论研究也在这些数据的支持下有了飞跃式的进步。
鬼怪只是一个开始,林有德手下的专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在现有的冶金和材料技术条件下弄出最合适的外形,为此他们造了一系列的试验机,进行实机实验。
每试飞一个试验机,他们就会给林有德送一个微缩模型,现在林有德的办公室里摆了二十多个这样的模型了。
这些模型既有造型酷似苏27看起来时髦值暴高的丰乳肥臀的“战斗姬”,又有米格21和米格23那样看着就觉得土的柴火妞。林有德的航空专家们似乎对f16没有兴趣,而和f18大黄蜂很像的模型却给林有德送来了两个,看起来他们做了和f18类似的设计。
此外,长得像yf23的家伙和长得像x32的家伙也混在了这群模型中,直到收到模型,林有德都不知道自己的航空专家们竟然照着这俩的外形造了验证机。
然后林有德理所当然的去询问验证机的试飞情况,结果被告知一个摔了一个飞得无比蹒跚,所以被排除在了新型战斗机的气动外形考虑范围外。
林有德一点都不惊奇,毕竟这俩的气动外形太超前,对飞控系统的要求太高了。就不说这俩,苏27这种三代机,对飞控的要求都很高,俄国人造出苏27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因为材料工艺和飞控系统不过关而无法发挥出苏27的气动外形的全部潜力。
这个年代的飞控都很简单,应付鬼怪式那种尾翼下反的机体就有些勉强了,更复杂的气动外形,要做出机动动作一般都要求机体上多个控制面一同动作,互相配合,因此没有先进的飞控系统,要玩这种复杂气动外形的难度很高。
总之,在实验了一圈各种方案之后,林有德的专家们还是选择了比较保险的做法——对鬼怪的设计进行改良,制造“超级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