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琉哈氏不能突兀提起这个,太不自然了。
她扭头问金桂道“我记得上回李伴伴送的物件里头,有一套青花瓷的茶盏”
金桂想了想点头道“是,主子想要取出来让月莹泡茶”
见万琉哈氏点头,她就去库房取了青花瓷茶盏,叫月莹来泡茶。
月莹看着这茶盏不知道该泡什么茶,想来想去,只能选了最不会出错的普洱茶。
对万琉哈氏来说,什么茶都无所谓,能喝就好了。
而且月莹泡茶的手艺是真的好,哪怕万琉哈氏不懂茶,也能感觉出茶香四溢。
这茶盏也叫三才碗,三才指的就是天、地、人,其实就是茶盖、茶盏沿和茶碗身。
三部分就是三个不同的图案,自成一部分,却又连在一起不会主次不分而混乱。
加上还讲究吉祥不断头,每个图案都是完整的,就像是一幅画一样。
茶盏盖子是一幅画,茶盏身也是,茶盏边沿有些是沿着一圈的吉祥图案。
画也是吉祥的寓意,比如三仙过海、寿比南山、花开富贵等等。
能送进宫里的青花瓷,自然没有模糊的,图案清晰可见。
万琉哈氏仔细端详,手里这个茶盏该是用的浙青,算的上是上品了。
金桂在旁边看得奇怪,怎么自家主子让拿出茶盏来,光看着茶盏却不喝茶了?
就听万琉哈氏问道“只有这个还有其他吗”
这下把金桂给问懵了,她带着月莹去库房里翻了一圈,最后翻出三对青花瓷的茶盏。
一排摆在桌上,万琉哈氏一个个看过去,看得是津津有味。
金桂更懵了,看向身边的清霞,一脸茫然∶主子这是要做什么?
清霞给她递了个眼神反正主子做什么都有理,只管看着就是了!
两人用眼神交流了一下,就继续盯着万琉哈氏等吩咐了。
万琉哈氏欣赏完这些茶盏,就一头扎进偏殿的书架上找了一圈,还真找到一本关于青花瓷的书。
当然这书也不是谈技术的,而是夸的,夸的正是浙青。
确实自从浙青这个青花料出现之后,青花瓷才能呈现出浓墨相宜,不像之前的青花瓷那样颜色单一,深浅相同那么单调了。
这本书不厚,薄薄的一册,万琉哈氏花了半个时辰就细细看完了。
可以说,这书简直毫无用处,从头到尾就在夸。
不过最让她佩服的是,这人竟然夸得没一句话是重复的,也是够厉害的了。
还从发现浙青这个青花料的人开始夸起,万琉哈氏都要怀疑是不是这人的后代撰写的书,给祖宗夸夸夸,夸出一本书了?
她把这本书放在书桌上最显眼的地方,又随意翻开一页,似乎正在感兴趣看着的样子。
金桂一脸莫名看万琉哈氏放书,还让她们别把茶盏收起来,就在外头那么一排放着就好了。
她能怎么办,也只能听命,还交代其他人不要动那个茶盏,万琉哈氏可能有用。
其他宫人哪怕一肚子疑问,还是连连点头答应下来。
万琉哈氏布置一番后,看着挺满意。
她一边吃着晚膳一边想着,万事俱备,就差康熙过来了。
康熙每次来都是临时起意,也不知道今天会不会来。
不过曾经作为研究员的万琉哈氏,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任何项目和实验都需要时间才能得出结论,需要放置一两个月,甚至一年半载也是有的。
反正看昨夜的情况,康熙对她的感觉还不错,应该还会再来。
万琉哈氏思及此就彻底放下,用过晚膳后,又去盯着桌上那些青花瓷茶盏了。
她一边对着茶盏发呆,心里一边琢磨着新的青花瓷做出来后,那些旧的青花瓷或者烧制时候有点瑕疵的,就能卖给海商了,又能赚上一大笔钱
听闻这时候的欧洲最喜欢的就是他们的瓷器,瓷器又脆弱易碎,才出去的不多。
物以稀为贵,价钱就更是个恐怖的数字。
不过对欧洲那些贵族来说,那价钱也只是九牛一毛。
最后国库能赚个大的,万琉哈氏跟在后边也能赚上一点,简直美滋。
她想了一会,盯着也有点困了,看着时辰感觉康熙今晚不会来了。
于是万琉哈氏吩咐金桂去熄灯,自个梳洗一下就躺被窝里。
还以为白天睡得多,夜里要睡不着,可能她想了半天有点累了,沾着枕头立刻睡过去了。
万琉哈氏这干脆利落就熄灯睡觉,其他宫里的嫔妃却还在观望,看今晚康熙会不会进后宫,又去哪个宫里。
之前因为平三藩的缘故,康熙踏进后宫的次数很少。
最近他开始松快了一些,也渐渐往后宫走了。
但是后宫的嫔妃们掰着手指数了数,发现康熙来后宫之后,去的次数最多的,见的最多的人居然是万琉哈氏。
这位刚出炉的定嫔不但让康熙去了重华宫几回,还去了御书房,甚至还带去了养心殿!
除了万琉哈氏之外,康熙只去了佟佳氏那边一回,又去了大着肚子宜嫔那边坐了坐。
这两人都没留夜,不过显然康熙会去见佟佳氏,该是问一问后宫的内务。
至于宜嫔的话,她之前都表态要把儿子送给皇太后养了,康熙怎么都要表示表示一下关心,再问两句什么时候搬去慈宁宫等事。
余下本来就不受宠,膝下也没有孩子的,哪怕急也急不来。
但是原本受宠,也生过孩子的荣嫔和惠嫔就有点坐不住了。
两人是最早进宫跟在康熙身边的,也颇为受宠,那几年彼此还有点看不顺眼,如今就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了。
惠嫔前后生了两个孩子,可惜第一个没能立住,第二个是大阿哥胤提被送去宫外,几岁后才回宫来。
荣嫔前后更是生下六个子女,大多都天折了,没能长大,膝下如今只有三格格和三阿哥胤祉。
胤祉如今才两岁,荣嫔看得跟眼珠子一样,放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养得是战战兢兢的。
后宫的嫔妃是越来越多,康熙去她们宫里的次数是越来越少。
荣嫔的运气不错,哪怕康熙过来的次数少了,一两次就让她怀上了三阿哥,不至于膝下只要一个三格格了。
两人在后宫里的资历算是最老的,加上康熙颇为念旧,哪怕对她们不如之前宠爱了,也不会彻底忘在脑后。
前面两位先皇后和如今的佟佳氏掌着后宫,对宫里这些老人也没有怠慢过,荣嫔和惠嫔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就这样平平静静熬资历,过两年三藩平定了,康熙必然能腾出手来大封后宫。
这两年来后宫的格局也差不多固定下来了,两人只要不犯大错,安安静静熬到那个时候,封妃是铁板钉钉的事。
哪里能想到,万琉哈氏这匹黑马忽然就跳出来了呢?
荣嫔和惠嫔眼看着万琉哈氏这些日子不但火速被康熙晋为定嫔,大手一挥送了一偏殿的书,俨然要做个小藏书阁。
后来康熙还召万琉哈氏去御书房,甚至还亲自带去养心殿。
这次更厉害,康熙直接赏了小厨房。
后宫里除了养心殿和慈宁宫,也就贵妃的承乾宫设了小厨房。
当初承乾宫设下小厨房,也是因为佟佳氏身子弱,经常需要吃药,有个小厨房也方便煎药用。
惠嫔看着万琉哈氏越发受宠,说不眼热是假的,却更担心这次封妃因为定嫔的关系,两人就悬了。
当然两人生孩子颇多,康熙念旧,自然不可能不给两人封妃。
问题是康熙喜欢一次性封,封的人数十分随心所欲,间隔的时间却很远。
如果这次两人没赶上就得下回,谁知道会不会二十年之后?
那会儿她们已经年老色衰了,康熙还想得起两人是谁来吗?
尤其定嫔昨晚还是被留在养心殿过夜了,今儿两人让太监盯着外头,看看今晚康熙会去哪里,会不会又去重华宫,或者召定嫔去养心殿?
她们自然不能派人在养心殿附近盯着,更不可能窥探康熙的行踪,这都是宫里的大忌。
两人只能派太监守在重华宫那边出来的必经之道,如果皇上召定嫔,就必然能立刻知道。
直等到深夜,重华宫那边都没动静,她们这才心事重重睡下了。
康熙没去重华宫那边,也没召定嫔,那么昨晚是召了谁?
康熙当晚确实哪里都没去,跟连夜赶回京的李光地在御书房商谈了很久。
在康熙十三年的时候,靖南王突然起兵反叛,侵占福建。
当时靖南王想要招安李光地,被他断然拒绝。
李光地一边跟靖南王周旋,一边写密信派人送到京城,交到康熙手上,这才让他尽早得知靖南王反叛之事,派兵迅速平叛。
康熙十七年的时候,同安起义围攻安溪,是李光地带领当地百姓守城,另外派人偷袭敌方的粮草得以解围。
李光地立功颇多,尤其用兵上极为精妙,因此晋为永州总兵。
此次对收复弯岛的人选,康熙自然想听听他的推荐,恰好李光地作为永州总兵的任期已满。
按照以往的规矩,他该回京述职后等着吏部重新安排。
康熙直接下命李光地不必候缺,直接晋为内阁学士。
听康熙就要着手收复弯岛,李光地不像索额图和明珠那样认为徐徐图之比较好,反而认为兵贵在神速。
所有人都以为康熙的兵力都在平三藩上面,谁都没料到会突然出兵收复弯岛,这就打了那个退守台湾的海盗一个措手不及。
突袭要是成功,可以不必费太多兵力就能摆平。
李光地自然是赞成的,沉吟片刻之后,他推举了施琅。
施琅是个奇人,原本是明末的将领,后来跟着上峰投降。
然而投降没多久,他又跟着郑成功的起义军反清。
几年后,郑成功年老疑心重,加上施琅的水军上的天赋开始功高过主,于是派人围攻施府捉拿斩首。
施琅被部下掩护得以逃出生天,家里人却逃不及被杀害,自从他跟郑成功是不共戴天,于是再次降清。
顺治十六年施琅为同治总兵,康熙元年被提拔为水师总督。
但是这些年来,康熙先是要稳固皇位,对付鳌拜,再是平三藩,根本腾不出手来派水师收复弯岛。
要不是李光地提起,康熙都快忘记他这个人了。
因为没有出海对战的需要,水师花费巨大,规模一再缩减,施琅也被调任,没再担任水师总督之位。
不过施琅前些年还上了折子,始终密切关注台湾周边海域的情况,就等适当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