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更合一

只要康熙一声命下,施琅就能立刻带领水师收复弯岛。

十几年来都没有放弃,也确实没有比施琅更清楚台湾情况的将领了。

于是康熙点点头,赞同了李光地的建议。

两人还连夜商议了重建水师的计策,谈得颇为尽兴。

直到李德全婉转提醒已经子时,康熙这才意犹未尽停下,让人安排李光地去给官员留宿的前殿住下。

李德全让邓太监领着李光地出去,康熙站在窗边,精神奕奕的样子丝毫没有一点倦意。

他刚才跟李光地商议后,只觉得热血沸腾,仿佛下一刻就能立刻收复弯岛一样。

康熙站在窗前吹了一会夜风,这才算是慢冷静下来。

他明白打仗费的银钱犹如流水一样,得尽早想办法填补国库才行。

康熙可不想户部尚书三天两头来哭穷,哭得他头都大了。

他回想到之前万琉哈氏说的彩色玻璃,扭头问李德全道∶“造办处物色的玻璃工坊的地方,可确定好了”

李德全很快去叫了造办处的总管张应过来,哪怕是半夜,张太监依旧来得非常迅速。

他身上衣服整整齐齐,头发丝是一点都不乱。

李德全看了张应一眼,心里还是佩服的,毕竟这位总管眼底都没有一点困倦。

仿佛不是半夜,而是大白天一样。

张应这个精神面貌显然让康熙心里也是满意的,问过玻璃工坊的事,对方连忙禀报道∶“皇上,造办处一共物色了三处。一是在慈宁宫南面的一处空地,二是白虎殿,三是英华殿。”

慈宁宫南面有一块空地,离着慈宁宫其实不算近。

不过康熙担心工坊会有声响,太皇太后如今年纪大,睡觉容易惊醒,就否决了第一处。

白虎殿倒是个好地方,在武英殿的北边,也在宫里西南的位置。

离着后宫远,不会吵闹,但是离着养心殿也远,过去就很不方便,也被康熙否了。

而英华殿原本是历代太妃们礼佛之处,不过康熙初年的时候为太皇太后建起了大佛堂,不少太妃也就跟着过去。

如今英华殿倒是闲置下来,又在宫里的西北侧,最是清净,而且地方十分宽敞,作为小工坊来说是绰绰有余了。

康熙的指尖在英华殿上点了点,很快决定道∶“就设在这里,玻璃工匠已经选好了吧?可是已经开始着手了”

张应连忙答道“工匠已经选好了,都是做玻璃的好手。只是不曾在玻璃上作画,而且他们已经上手试过,效果却有些不尽人意。”

闻言,康熙抬起头来,微微皱眉。

张应连声音都放轻了一点,生怕激怒了康熙∶“皇上,玻璃表面光滑,在上面作画,染料很难固定,画起来尤为艰难。”

万琉哈氏提供了釉彩的做法,工匠们都是熟手,尝试了几次后就熟悉了比例,做出各种颜色的染料来。

然而染料一上玻璃就到处跑,别说作画,光是擦干净就不容易。

一上手就要到处擦,擦完后再继续作画,实在太难了。

康熙之前看见的是已经作画之后的彩色玻璃,还真没料到会有这个问题,于是吩咐张应找一块方正的玻璃送过来。

张应转头就让小太监跑腿,去把工坊新做的一块方形的玻璃送来。

这玻璃大概两手宽,放在桌上作画正好合适。

李德全看了一眼,只觉得这张应估计早就猜出康熙会亲自作画试试,于是早早让人准备了这么一块尺寸合适的新玻璃。

当然底下人为皇上分忧,就该皇上走一步,他们得提前想三步。

康熙一眼就明白张应的心思,却也不至于恼怒。

要是张应没提前想好,康熙这时候吩咐,他才急忙忙让工匠选最近最好的一块玻璃过来。

要是没有,是不是得重新开炉做一块新的?

那就太浪费时间,让康熙干等着吗?

所以康熙没说什么,看着张应小心翼翼把玻璃亲自放在桌案上,李德全已经把不同颜色的染料摆在他的右手边。

康熙试着用颜料笔沾了染料涂抹在玻璃上,只轻轻一下,染料就四散而去。

他皱着眉头,直接放下颜料笔,指尖摸着玻璃,明白是因为玻璃太光滑的缘故,才让染料不能好好附着上去,作画就变得极为艰难。

张太监见康熙皱眉头,急忙答道∶“皇上,工匠正在想法子,想必这两天该有解决之法了。”

康熙有些不悦,暂时却只能如此了。

他又让李德全拿出英华殿的示意图,用朱笔勾画要改的地方。

工坊设在英华殿最西边的角落,前后有两道门,不让人随意进入窥探。

烧制的窑也在西边,东边有宫殿挡着,就不会让烟雾飘到东边去。

李德全一看就明白,康熙这是把工坊挪到西边,离重华宫要远一点,免得打扰了定嫔。

好在玻璃工坊没什么很大的声音,不像打铁工坊还要不停敲打。

最妙的是重华宫去英华殿,跟养心殿过去差不多,甚至还稍微近一些。

以后康熙去英华殿看玻璃工坊的进度,也能顺路去重华宫了。

李德全心思百转也不过眨眼间,康熙那边已经勾画得差不多,放下了朱笔。

等朱笔留下的笔迹干透了,张应才小心翼翼接过英华殿的示意图仔细记住,这才贴身收好。

他看康熙没别的吩咐,带着示意图退下,匆匆赶去临时工坊,让工匠们都别睡了,说什么都要这两天把解决办法想出来,不然脑袋都别想要了!

康熙勾画完示意图,感觉并不是很困,看着外边的天色,还有一个时辰就要早朝了。

他还是躺下小睡了一会,就被李德全叫醒,起身梳洗后穿戴妥当,吃了两块点心,就精神奕奕去上早朝了。

万琉哈氏早早睡下,一夜好眠,醒来的时候小脸红扑扑的,在枕头上蹭着都不想起来。

还是她肚子饿了,这才慢吞吞起身去梳洗。

万琉哈氏穿戴好刚坐下,小厨房那边就送来早膳,是杜御厨做的小馄饨。

这会儿天冷了,早上来一碗热腾腾的小馄饨,吃完浑身暖融的。

也不必担心御膳房送过来要凉了,热过后味道不如之前。

万琉哈氏吃了一个,刚出锅的小馄饨鲜得很。

估计杜御厨带着杂工一大早起来包馄饨,只等着她起床,看着时辰来下锅,出锅就刚刚好能入口。

万琉哈氏吃得非常愉快,漱口后正打算去偏殿找本书来看,就听说养心殿造办处的总管张应过来重华宫求见。

她顿时纳闷,造办处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纳闷归纳闷,万琉哈氏还是让金桂请人去前殿见一见。

张应一晚没睡,盯着工匠们反复试了试,都没什么好办法。

他一筹莫展,后来还是底下一个机灵的小太监提醒,说这彩色玻璃的事是定嫔跟皇上提起的,她会不会知道要如何解决这件事

张应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厚着脸皮亲自过来重华宫一趟。

定嫔能说出什么来,那敢情好,若是说不出什么,张应也能借口说玻璃工坊以后会设在英华殿,知会万琉哈氏一声,也不会叫这位娘娘尴尬了。

张应心里盘算好这才过来拜见,哪怕是造办处的总管,他的礼数依旧足足的,丝毫不敢有一点怠慢“见过定嫔娘娘。”

“起来吧,不知道这位张伴伴特地过来见我,所为何事?”

万琉哈氏示意他坐下说话,又让月莹泡了热茶送来。

她不再开口,只等着张应主动说就是了。

张应先提起了英华殿要改为玻璃工坊之事,万琉哈氏一怔,想了想英华殿好像就在重华宫隔壁。

虽说是隔壁,离着有一段距离,有人来来往往也打扰不到她,于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张应迟疑片刻,就跟闲聊一样说起做彩色玻璃的事来∶"……工匠愚笨,不知道西洋人怎么在玻璃上作画。工匠都是老匠人了,在瓷器上作画的功夫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却对这玻璃束手无策。”

万琉哈氏是听出来了,玻璃工坊的工匠无法在玻璃上作画,也就不能烧出彩色玻璃。

这位造办处的总管估计亚历山大,听闻是她跟康熙提了做彩色玻璃的事,就跑过来问了。

万琉哈氏回想了一下,如今确实是光滑的玻璃,在上面作画确实难,也没有藏私的意思,毕竟谁都想玻璃工坊尽快能有产出,那才能卖出去有收入。

她就对张应坦言道∶“这个简单,可以把玻璃做成毛玻璃,上面不再平整,画起来就要容易得多了。”

起码染料更容易着色在玻璃上,不至于手忙脚乱的。

万琉哈氏简单补充一番,张应的脸色更迷茫了。

他斟酌着问道“定嫔娘娘,这打磨玻璃,奴才自是知道的,平日娘娘们用的镜子,就是打磨后用的。”

所以打磨之后应该更平滑更亮才是,不是比如今的玻璃更难着色吗?

万琉哈氏知道张应这是想岔了,以为是抛光玻璃,这样确实能做梳妆用的镜子,就摇头道∶“不是抛光,而是研磨。”

当然做这种毛玻璃其实也能用化学的腐蚀剂,倒在上面,等腐蚀一部分后再用清水洗掉。

但是腐蚀剂不好做,操作一个不好,就容易伤到人。

用原始一点的法子,就是工匠用金刚砂在玻璃上打磨,让玻璃表面不规则也不平整。

张应听得一愣一愣的,只觉得这法子实在奇怪。

不过暂时他也没有更好的法子,还是千恩万谢后起身走了。

等张应离开重华宫,金桂看着四处都是自己人,这才小声跟万琉哈氏嘀咕道∶“这位张伴伴特意来重华宫问主子,主子爽快告诉他了,张伴伴却一副半信半疑的模样。”

万琉哈氏那么好心,什么都说了,还解释得那么清楚。

张应还一副不相信的模样,简直是辜负了她的一片好心!

闻言,万琉哈氏笑了笑,她倒是不介意张应没完全相信。

一个造办处的总管,要是不带脑子,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点钻研精神,那康熙也不会把他放在这样的位子了。

确实张应听了万琉哈氏的法子,立刻就冲回去隔壁英华殿。

今早宫门一开,他就让人把临时工坊搬了过来。

工匠们还在苦着脸尝试各种法子,见张应过来,正想告罪,就听他一股脑把万琉哈氏的法子一说,催促道“你们赶紧上手试试,我记得这边也有金刚砂。”

工匠们面面相觑,也觉得这个法子有些奇怪,还是先上手试一试。

两个人对着一块玻璃磨了好一会儿,摸着确实没那么平整了,这才用染料上去画。

这次染料上去后不再到处跑,而是乖乖就在原处。

工匠们一拍脑袋,顿时说道“是了,只要这玻璃表面不再光滑,染料自然就一个比一个乖,我们怎么没想到呢……”

他们只想着怎么控制住这染料,不让染料乱跑,就没想过改良这玻璃,让表面没那么光滑?

张应看染料确实能好好着色,这才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