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将信将疑,但当下又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同意了。
蒯通是一名隐士,他是范阳固城镇人。平时博览群书,精通权谋术,善于为人出谋划策,对时政说长道短,是个有见地,有抱负的人,在当时也算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纵横家。此时的蒯通早已胸有成竹,他相信自己能说服义军首领,让他们采纳自己的意见。所以离开官府后,他就只身往城外迎接义军去了。
武臣带领军队来到范阳城外,只见城门紧闭,城上兵士严阵以待,不禁怒从心中来。这时有人来报,城里来了一个人要见将军,武臣就让手下将那人带进帐来。此刻他急需了解范阳城内的情况,有人从城里来,肯定能带来城里的信息。
来人正是蒯通,武臣见他一副书生模样,就示意让他坐下来慢慢说。
蒯通也不谦让,坐下后直奔主题:“我今天来见将军,就是给将军提供一个顺利攻取范阳城的计划。”
武臣眼睛睁大了,他本想从来人口中了解一些城内的守备情况,然后再找人商量怎样攻城。没想到,来人直截了当地要给他提供一个顺利攻城的计划!他连忙说:“你说出来,让我听听?”
蒯通不紧不慢地说:“只要将军写一封信,让我带给县令,这城就能轻松夺取,也不用劳烦将军率兵攻打,避免人员伤亡。”
“写封什么样的信?”武臣忙问。
蒯通说:“将军一路带兵过来,已经攻陷了十几座城池,但范阳县令为什么听到将军攻城,连忙整顿兵马,严加防范呢?并不是因为他贪婪禄位,忠心效秦,而是因为将军带兵一路过来,不管城中的官吏是降是和,一律杀死,所以范阳徐公才不得不守城自保。如果守城成功了,说不定还能保全自家性命。这一点,不但范阳徐公这样想,可能赵地其它郡县的县令也都会这样想。”
武臣又问:“你说,该怎么办?”
蒯通说:“说起来也简单,只要将军给县令写封信,告诉他开城投降后不但不杀他,还封他为侯,他的所有家产也不充公,这样他肯定会打开城门迎接将军进城的。将军进城了以后,不但不要滥杀官吏,骚扰百姓,还要去安抚他们。同时让县令徐公坐上豪华的马车在城外去巡游,把将军的仁德传播出去。要不了多长时间,其它的郡县也会纷纷效仿,开城迎接将军。”
武臣一听,这主意还真不错。如果真的如来人所言,其它郡县也纷纷效仿,那用不了太长时间,自己的地盘就能迅速扩大了。即使这主意不灵,再组织军队攻打也不迟。想到这,武臣找来副将,左右校尉在一起讨论,大家都认为这办法好。武臣连忙叫人写了封信,让蒯通带回去,信的内容和他的主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