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笑问何须急,原来赵王曾许侯。
为了应和高智耀这首诗,他的妹夫,中兴府义学山长刘翼刘明远后来写诗应和曰:
灵州西壁好儿郎,曾入贺兰射虎熊。
今朝戎衣渡河来,但恨张郎在前头。
路途遥远,来自张氏的张士达与西壁氏的西壁辉参与比试,结果是长途赛跑加羊皮筏渡河,张士达率先半柱香地功夫抵达中兴府,因而获胜一局,但是在射箭这一项目,这西壁辉却技高一筹,十中有九,而前者十中有八。皆大欢喜,各一胜一负。
这场比赛虽然是贺兰国王赵诚的临时起意,但是事先通知沿途各地,到了比赛那天,赵诚专门派人骑着马在路上引导,从灵州通往黄河渡口以及从黄河彼岸通往中兴府的大道上,百姓都沿途驻足看热闹,而中兴府内总管府前却是人山人海,争相一睹灵州儿郎的风采。附带的,那些做小本生意地都认为自己赶到了好时候,发了一笔小财。
算是初出茅庐的张士达与西壁辉,以前从未接受过如此的万众瞩目的待遇,都羞红着脸,腼腆着接受数万人地注目礼,总管府前黑压压的人群让他们俩发晕,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赵诚“与民同乐”,他十分开心地打量着这两位英姿飒爽的年轻儿郎,极力夸赞一二,当众赏这两人每人二十匹绢,另在灵州选良田,每人各授五十亩。并宣布留用他们,将来会授一官半职。这下就让所有人都眼红不已,这两位未婚年轻人,成了家有女儿之人眼中的香饽饽。
这还没完,赵诚打着与民同乐的幌子,又宣布,在今年秋收完毕之后,各州都可推选骑射娴熟果敢勇毅之人前来中兴府参赛。每州两个名额。
这种热闹的事情,耶亥三郎当然也观看了比赛,但是他却一而再地在赵诚的面前摇头长叹,声称自己若是参赛,张士达与西壁辉他们俩给自己提鞋都不配。他少年勇敢,在家乡就是表现再好,也没今天这样地大场面露脸的机会,少年好胜之心让他急得直痒痒。强烈要求赵诚给自己一个机会让他明年也参赛,赵诚当然不会反对。
一河之隔,灵州城外的张氏与西壁氏已经忘记了相互间的仇恨,纷纷打定主意,从族中挑选资质好的男儿重点培养。希望秋天时再风光一把。贺兰国王赵诚在这两族人的心目中成了受膜拜的主,就差在家中正堂中设下名位以便晨昏三叩首了。
赵诚的居处。
“国主此计,定会引得我贺兰男儿勇争上游,假以时日。旗下良将云集,何愁大事不成矣?”王敬诚道。
“贺兰本就是好勇争胜,若加以引导,民强则国强,民勇则军勇。”何进道,“只是我们这帮兄弟,一半分散在各地充当提刑之治安官,何日才能成一军?”
不仅是何进觉得有些等不及。那前花剌子模将军铁穆也是这么想地,自从参与了赵诚狙杀察罕之役后,他对赵诚就不再怀疑。
“今年天公作美,不缺雨水,各地报上来地民情看,春播也算及时妥当。料想今年秋天必将是一个难得的丰收,国主已经注意招纳四邻百姓尤其是流民来我贺兰落户,到时会从新来百姓中挑选精壮。去黑水城或者河湟屯田。民为屯田,实为练兵。”王敬诚解释道。“料想那时候,原派往各地的私属,也可抽身回归本队。不过,这事情还得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