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夏”?传说中的夏朝为一些人所津津乐道。后来匈奴人赫连勃勃在十六国时也建立了自己的夏国,则早已经随着统万城灰飞烟灭了,至今还在夏州无定河边留下无数残骸。党项人地“白高大夏国”最后一个皇帝被赵诚亲自砍下头颅,仍让许多人记忆犹新。赵诚不愿被看作自己继承的是党项人的遗产。
就在赵诚准备提出一个历代帝王从未用过的国号时。王敬诚却提出以“秦”为国号。他的一番鸿篇大论,让人不得不佩服。
“周时,丰、镐即为中国。至周幽王时,烽火戏诸侯,以致犬戎人攻入镐京杀了他,秦人的首领襄公出兵救周,又护送平王东迁洛阳,因而岐以西的地方成了秦国的国土。周天子还答应只要秦人能夺回丰、镐,也归为秦国所有,后来秦人果然夺了丰、镐即关中地区。因而秦人得到一份可观地基业,后成为一方为周天才所承认的诸侯。”王敬诚道,“丰、镐在长安,如今连秦都咸阳都成了京兆府的所在而归于吾王。”
众人听着有趣。王敬诚离开自己的座位,走入堂中:
“一千五百前的天下大势与今天何其相似也!”王敬诚道,“关中大部已为吾王所有。金、宋各占一隅。秦都咸阳为京兆府之隶属,与宋人以秦岭为界。都元帅郭德海奉吾王之命镇之。昔年,秦人出于东夷,又与戎荻杂居,中国以之为鄙,然灭六国者秦也,得中国者秦也!贾谊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曹魏废古函谷关而建潼关,潼关东距二崤山四百五十里,扼守秦晋,东望中原,已在我手,都元帅郑奇镇之。《尔雅》曰:河西曰雍州。乃今之秦、凤也,均是吾王之基业。又者,宋皇居吴越,女真占中原,河北诸侯林立,蒲鲜万奴割据辽东,蒙古亦如匈奴盘踞大漠,此何止六国之世乎?”
王敬诚引经据典,让所有人兴致勃勃,有人举着酒杯高声念着一大段古文: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驭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
“臣附议!”耶律楚材长身而起,长须飘然高呼道,“唐初先有秦王李世民,然后才有一代明君和大唐盛世。而今秦王明主复生也!”
耶律楚材为赵诚找到又一个很有寓意很令人期待的理由,他梦想着能成为凌烟阁上的一位名臣。致君尧舜,这是耶律楚材的理想,实际上君与臣之间是相互地,耶律楚材甚至已经为赵诚算好了上尊号地黄道吉日。他虽是一个新来者,然而这里上至君者赵诚,下至黎民百姓,都洋溢着奋发向上之势,这让他印象深刻,更是“时不我待”也。
“秦王、秦王!”所有人躬身高呼道。他们的呼声好似从宫殿一角破落地屋檐飞上了夜空之中,正是繁星似海时。
“众卿满饮!”赵诚高兴地与众臣子们举杯同庆。
所有人都兴高采烈,却将他们读书时书中儒者无数次用暴虐来解释秦朝失德失民的事实忘得一干二净。人人都想着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豪情壮志。
赵诚心满意足的打量着殿中群臣诸将,豪情满怀,平生又一次大醉,他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痛快地醉过。他心中却如明镜一般敞亮,如空谷一般冷静,叮咛着自己千万不要闹出大笑话,否则连皇帝都没当过一天,就成了别人的刀下之魂。山中的老虎若是不勤奋,也会将自己饿死,或者不太小心谨慎,也会成为窥伺一旁的猎人的战利品。
长缨早已在手,苍龙却是太多。
第六章 英雄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