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

秦淮河上名妓者,自柳如是去而未回,郑妥娘从了陈燮,余下的不外尹春、葛嫩、李小大、顾喜、李十娘这几位名气最大。今日盛会,由此五人发起,其他的妓家也有不小的名气,只是不能跟这五个人比而已,自然不在邀请之列。(再注:时间上,这个时候的顾媚、卞赛、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门、陈圆圆等等,还都是幼齿,没出道。其余名妓如王月、王节、崔科等等且不提。)

群芳聚会,有盛情感激之意,也有借此邀名之心。总的来说,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的盛会,陈燮自然不肯错过,就算一一看遍这秦淮河上的名花,也不枉走上这一遭。

马车在石板桥头停下,前面车门打开,先下来的是一伟岸男子。下车后,去开了后门,站在门边做了个请的手势。这个手势,在明朝是第一次出现,这种西方虚伪的绅士礼节,建立在对弱者的一种同情的基础上。所谓女士优先的绅士风度的前提,是女子对男子构不成威胁。不然,哼哼!

陈燮这么做的动机很明确,进一步的提升自己在这些女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凝聚力。反过来,也在一群窥视者的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贪财好色到了不顾脸面地步的形象。

今天的陈燮,没有拿一把扇子,自然就不会发生桃花扇那样的段子。一身白衣,腰间扎一条玉带,左手边挂长刀一把,右手边坠着一枚羊脂白玉坠子。没有扑鼻的香风,只有四溢的男子气味。

李十娘和顾喜下车,礼让一番,陈燮坚持,她们还是走在了前面。一手扶着刀的陈燮,此刻如同两人的护卫,这份尊荣使得二女芳心如麻,又自豪,又惭愧,又感激,又恨不得这段路没尽头。走到桥头,陈燮站住道:“等一下!”

两女站住回头,陈燮向着一双双火辣辣的眼睛拱手一圈,对着河上诸多船头站立的女子,问两女道:“各位大家,这么多的花船,我该上哪一艘?”

顾喜眼珠子一转,四下看看也很为难,最后只好对陈燮道:“姐夫且等一等,我们还没来的及商量。”说着两人上了尹春的船,引得诸多女子侧目的陈燮,微笑着站在阳光下的春风里,鼻尖满是香风,入眼皆为美色。

没一会,五个发起者凑在了尹春的船上,一番商议之余,最后尹春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通过,众船游河,五人猜枚决定次序,陈燮挨个都要去画舫里坐一坐。

最后的次序定了下来,李十娘、李小大、尹春、葛嫩、顾喜,每个船呆一个时辰,人人有份。这个结果也算空前绝后。秦淮河上最有名的五个女子,一起邀请陈燮,轮流登船,依次品花。自即日起,大明头号风流浪子的“臭名”,陈燮是坐定了。

李十娘有点洁癖,画舫上自然收拾的干干净净,纤尘不染。五女子并立于船头,陈燮登船之际,齐齐万福:“恭迎思华先生,先生万福!”

这些女子都是一副好嗓子,整齐的说话时,黄鹂鸣于翠谷,使人不由精神一振。

家里的两个女子,此刻并坐于榻上。郑妥娘在打瞌睡,柳如是手拿一册话本却心不在焉道:“姐姐,不怕姐夫这一去,被她们活吞了么?”

郑妥娘睁眼,迷糊间一笑道:“她们也得有那个本事,你姐夫……”呃,说着醒了,看看没人才摸着心头脸红,柳如是爬过来追问:“姐夫怎么了?”郑妥娘连忙摇头道:“没什么,你姐夫不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人,不然还能饶了你这朵美艳的娇花。”

“要死了,怎么说起我。”柳如是扑上去,两女作一团打闹,《石头记》无辜的落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