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些人的嘴吧宣传,这家医院现在的名声可真的不太好。
作为医院的院长,刘龙清的心情可真的不怎么好。开始的时候,还是带着雄心壮志来的。他爹刘高明,在登州医院现在是头牌医生,他没学完这些本事,来江南专治血吸虫病,在有特效药的前提下,还是很有把握的。可惜,百姓不信啊,不管你怎么宣传,都没人相信。
又是一个白天过去了,眼看又一天过去,依旧没有一个病人来的时候,刘龙清叹息一声,吩咐门卫注意安全,值班医生交代一句,他就准备下班,然后去找陈老爷想点法子改变一下才行了。就在他走了一圈,巡视完毕之后,突然门口有人急匆匆的进来。值班的医生一脸的兴奋,按耐不住的激动道:“院长,来了一个病人。”
“好,确诊了么?”刘龙清按捺激动,镇定的问了一句。医生道:“极度消瘦,眼窝深陷,皮肤干燥松弛,肋骨外露,舟状腹,也就是人们形容的‘皮包骨头’的状态。很典型的症状,一眼就能看的出来。”
“准备吡喹酮片,我们要立竿见影。”激动的刘龙清冲到治疗室,病人是一个十来岁的小伙子,父母都在,几个亲戚也在,都是一脸的紧张,垂手而立,望着进来的医生。
第四百七十七章 治病和出院
这家人姓林,有十几亩水田的家底,在不断加赋的明末,这日子过的可不易。关于这家医院,外界的传闻这家人都知道,一开始也不愿意来给孩子看病。这孩子三代单传,找了许多郎中大夫,都没有治好。眼看孩子又犯病了,浑身高热,寻了几个大夫都说可以准备后事了。眼看这孩子还有一口气,为了不至于绝后,一家人商议之后,死马当作活马医,没准真的就给治好了呢?抱着这样的心态,一家人来到医院。
看见门口的登州兵,一家人都很担心,结果人家当兵的面不改色的站在那里,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就跟一件摆设似得。抬着孩子进来,值班医生正好闲的无聊,主动迎上前来。
“看症状,是大肚子病没错了。高烧,休克,立刻抢救。准备输液,物理降温。”医生交代了护士,立刻去找刘龙兴。
等他们来的时候,躺在床上的孩子,已经在输液,手脚的掌心、颈部等地方,都抹了酒精,进行物理降温。刘龙清面带微笑,看看这对父母道:“孩子的病确诊了,既然送来了,只要能抢救下来,病情不恶化,基本上命就能保住。关键是看12个时辰的变化,家里留两个人下来等消息,其他人都回去吧。”
一干亲戚,防备的看着刘龙清,这对父母更加的犹豫,刘龙清见状心里明白了,淡淡道:“既然要留下,那就在外面等着,不要影响我们救孩子。”
一家人出了治疗室,在外面不安的等候。这对父母眼神里更多的是绝望,其他大夫都说没救了,这里的大夫说要看12个时辰的治疗效果,话说的没那么满,但是还有一线希望。
穿着白褂子的女护士,进进出出的,医生一直没出来,里头的灯一直亮着。看门的老汉拎着一个篮子过来道:“都没吃呢吧?先对付一点,不是什么好东西。”
揭开篮子上的布,里头热气腾腾的,都是煮好的番薯。老汉道:“这是从登州传来的番薯,老汉在院子里开了两分地的,赶上饥荒,这东西能救命。”
一家人奔走了一天了,滴米未进,个个都饥肠辘辘的。看这意思,还要等很久,还自带父亲林多福便道:“多谢老哥哥,那就不客气了。”一篮子番薯,一家人来了六个,没一会便吃的干净。这年月给你口吃的,可是不小的恩德。
林多福朝老汉道:“这位老哥哥贵姓?这家医馆如何?您怎么进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