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页

克林斯曼想了想,道:“如果价格在我们的接受范围之内,我们可以将7成左右的产能拿出来,专门投入到东辰汽车的生产上。”

张文浩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还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大众在中国所有的合资生产线的股份,全部都要卖给东辰。”

克林斯曼并没有拒绝这个要求,事实上,他也在为大众在中国的多条生产线而发愁,一汽大众、中海大众、一汽奥迪、斯柯达等一系列的生产线,对现在的大众来说,是一个难以承受的累赘,卖给东辰,就算是被东辰狠狠宰上一刀,也是相当于割掉了一块肿瘤。

张文浩自己也清楚,他如果在全球形成绝对垄断,那么这个市场就没法做了,物极必反的道理他是懂的,不可能把全世界所有汽车生产商的饭碗都抢过来,如果是这样的话,只会逼迫他们的政府打破常规,进行干预,总之,这些企业背后的政府是不可能任由自己一个人把这个蛋糕完全抢走的,经济再强大,在政治手段的控制下也是必然要低头,所以,与欧盟的汽车生产商进行合作,也是东辰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让当国政府接受,只要政府没有意见,那么代工生产,也可以实现东辰对汽车领域的软垄断。

德国人是一个永远不会彻底服输的民族,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在最困难的时期,抽出大量资金与人力物力来组建bv的研发团体,他们只会暂时向现实屈服,然后在背地里蓄势待发,着手准备翻盘。

张文浩如果强行登陆欧洲,带来的结果恐怕也不是最好的,通过这些本土品牌来渗透,却是一个最好的方案,渗透到最后,这个市场已经被东辰养成了足够的惯性,那个时候,其他企业就算想抬头,也相当于被压在五行山下,异常艰难。

法国与英国的企业,也都寻求与东辰的合作,这些品牌都有足够的制造能力,东辰对此也非常满意,不过张文浩依旧是要保证自己的核心技术不泄露,所以,一切发动机、变速箱,都从中国生产,其他企业将来只会为东辰代工,而绝不会有机会接触到东辰的核心技术。

但是到了意大利企业想与东辰谈合作的时候,张文浩却并无多少兴趣。

意大利除了菲亚特之外,剩下的基本上全部都是超跑品牌,超跑的全球销量本来就不高,而且高端车,东辰是准备全部由中国本土向世界市场出口,借此来保证高端车纯正的东辰血统与中国血统,所以,张文浩并不准备与这些超跑品牌进行代工合作,这样的话,会让东辰高端车显得不伦不类,就好像一辆中国产的法拉利给人的感觉,太过诡异与难以接受。

法拉利、兰博基尼、帕加尼、玛莎拉蒂,这些品牌曾经一度非常辉煌,但全部都依托超跑来支撑市场与品牌知名度,他们的产品线太窄了,窄到根本无法在东辰强大的科技下,寻求到任何的突破。

张文浩口头答应了与菲亚特的合作意向,但是对这几个超跑品牌,张文浩婉言谢绝道:“东辰的跑车,是作为东辰高端车的形式销售的,所以,东辰必须保证高端车的血统纯正,故此,我想我们和诸位几家超跑企业,很难就生产环节上达成合作。”

法拉利的总裁让·托德义愤填膺的说道:“东辰如果拒绝与法拉利的合作,那么这个历史悠久的品牌就将消失于世界,这是世界汽车市场的巨大损失!”

张文浩却无奈说道:“不好意思,托德先生,我们真的没法就这个领域展开合作,事实上,东辰s3c、c3c级别以上的车型,是绝对不可能与其他品牌进行合资生产的,如果贵公司有兴趣,那么我们可以谈一谈s1、s2、s3、c1、c2、c3这些中低端车型的生产制造合作。”

让·托德顿时好似被羞辱了一般,脱口道:“你让我们去生产售价不超过十万美金的低端车型?!这对法拉利来说,是一个绝对的侮辱!”

张文浩对他的愤怒并没有发火,只是表示同情与遗憾的说道:“如果您拒绝这个合作,那么我想东辰也没有必要继续与贵公司寻求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