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

烈明[校对版] 睿士 2135 字 2022-10-20

官军的异动,被闯军的探子发觉,综合得到的情报,李岩大喜过望,认定这是孙传庭要对贺人龙下手。因此,便在第一时间将消息透露给了贺人龙。

先后逼死了两任督师,贺人龙自己心中也是惴惴不安,朝廷和孙传庭究竟会如何处置,也让他心生忌惮,因此便将兵权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咸阳一带更是戒备森严。但随后传来的消息,崇祯已经表态允许贺人龙戴罪立功,他的心这次放下来。

恰在此时,李岩通过一名贺家的子弟找上门来,表达了李自成想要招揽他的意愿,并且开出了极高的价码。但贺人龙却是不以为意,只是将这作为了一条后路搁置下来。

崇祯十五年六月底的时候,孙传庭召集众将赴西安军议,贺人龙也在其中,因为孙传庭在朝中对自己百般求情的缘故,贺人龙抹不开面子,所以欣然前往,随行只带了两百多名的亲卫。

但就在贺人龙抵达西安城下的时候,李岩的信使却及时赶到,将李岩的书信交给贺人龙,贺人龙看过之后,大惊失色,当下不敢再入城,打马扬鞭便向咸阳方向跑去。

孙传庭提前布置下的人马都聚集在城中,本来已经看到贺人龙等人都已经到了城门处,本打算在他入城之后动手,却没想到贺人龙却突然带兵风驰电掣的离去。来不及通知孙传庭,兵马即刻出城追击,杀了断后的百余名贺人龙的亲卫,贺人龙却是全身而退。

同一时间,虎大威和杨文岳凭借孙传庭的引信赚开咸阳的城门,在安抚军心的同时,开始捕杀贺人龙的心腹部下。

其中的周国卿、贺国贤、魏大亨等人拼死杀出一条血路,与从西安逃回来的贺人龙在半道会和。这时,也得知了泾阳被高杰控制的消息,贺人龙别无他法,只得遵从李岩信使的建议,收集各地的心腹将士,趁着孙传庭还未布置妥当的缝隙,迅速由华阴、洛南一线,进入河南,投奔李自成。

第七章 阴谋败露

贺人龙的反叛,让朱平安感觉到乱世的序幕即将拉开,历史在这一刻,已经缓慢的转移了前进的方向,接下来的发展,或许会逐渐偏离朱平安所知晓的一切,然而,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

朱平安极其部下,甚至是杨廷麟对贺人龙的反叛都有着清醒且深刻的认识。可以说,贺人龙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自从崇祯元年流寇开始作乱以来,还未有一方镇将投敌的先例,贺人龙经营陕地多年,部众遍布山陕、河南、河北、湖广、直隶,接下来如果与闯军的作战不力,将会有更多的官军将领纷纷效仿,这样一来,大明的北方将会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连续不断的倒塌。也就是说,朱平安记忆中崇祯十七年的悲剧将有很大的可能会提前发生。

而李自成也将放弃亲征襄阳的战略,转而将目标提前一步瞄准关中之地。

就在收到贺人龙反叛的消息之后十天,洛阳、永宁、宜阳、嵩县等地纷纷陷落,不到半个月,河南巡抚高名衡战死,总兵陈永福兵败投降,朱大典部退回南京,左良玉更是龟缩于襄阳,不敢轻出。李自成的二十多万大军,号称五十万,浩浩荡荡直逼陕西,天下为之侧目。

就连满清安插在关内的细作都将消息源源不断的送回到盛京。

夏末时分,关外已经有了丝丝寒意,八月初九一大早,满清的重臣们便齐聚在崇政殿。关内传来的消息众人都已经知晓,大多数人脸上都洋溢着浓浓喜意。这么多年来,和满清生死周旋的大明眼见着已经到了生死一线的时刻,这让满清的重臣们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大明虽然孱弱。但这么多年来,却始终是满清面前一块很难掀翻的巨石。

松山之战结束后,多尔衮领大军回返盛京。然而等待他们的却不是欢迎有功之臣的鲜花和喜宴,却是皇太极的一纸治罪的文书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