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范文程、刚林、希福上疏弹劾一众八旗将领,在松山之战中,以伤病为由。将麾下的八旗旗丁遣回封地,其中包括八旗的大将多铎、阿济格、扬善、图赖、硕托等等等等。人证物证确凿,请求皇太极依律处置。
皇太极顺水推舟,赏罚分明、功过厘清,一应将领都给了处罚,包括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都受到了训斥,被剥夺三个牛录的兵力,降为郡王。多铎原本铁定的豫亲王也变成了豫郡王,而阿济格还是仰仗着之后再次率兵洗劫关内的功劳。才得以保住了武英郡王的爵位。
松山之战的大胜也被冲淡了不少,多尔衮却是毫不在意,立刻上疏坦诚自己的罪过,声明愿意接受朝廷的处罚,这也让他由此获得了八旗内不少人的同情。
此次入宫,也是接受惩罚之后,多尔衮三兄弟第一次入宫,身上穿着郡王的服色。旁人虽然没说什么,但多铎却是一脸的不自在。嘴里嘟嘟囔囔,多尔衮不用听,也知道他这是在咒骂皇太极。
“休得多言,宫里人多眼杂,小心才是!”多尔衮小声提醒了一句,大步走进崇政殿。多铎无奈的应了一声。无精打采的跟着多尔衮和阿济格走进大殿。
殿内已经是人头攒动,代善、济尔哈朗等重臣以及硕托、杜度等领兵大将都在其中。
互相打了招呼,多尔衮便走到同样被降为郡王的豪格身边,不动声色的向前占了半个身位,豪格抬起头来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向前迈出一步,和多尔衮站至平行,哼了一声,却是没有说话。
不多时,皇太极登上御座,元忠站在身侧侍奉。宸妃病故之后的这段日子,皇太极较之从前更是消瘦了不少,整个面庞都黯淡无光,双眼布满血丝,颧骨耸立,下巴尖削,还不时的咳嗽几声。
皇太极召集重臣们来商议的事情便是如今关内的局势。大部分朝臣都纷纷向皇太极贺喜,自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起兵之时起,到如今,大明这个庞然大物终于要走向崩塌的一天,今后的辽东将完全成为满洲人的天下了。
但代善和多尔衮却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如今的局势,他们认为,大明虽然即将倒下,但李自成却是趁势而起。汉人的天下,改朝换代总是常事,但对于关外和草原上的部族来说,每次这样的时代结束之后,总会迎来一个朝气蓬勃、崭新且强大的对手。汉朝、唐朝的历史都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一旦李自成一统中原,接下来,便会将矛头对准辽东和草原,满洲人和蒙古人将是他必须征服的两个对手,如果满洲因为大明的灭亡而沾沾自喜,不思进取,那在之后的岁月中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
代善和多尔衮的看法让皇太极频频点头,如今在关外,满清已经没有了对手,大明仅有的几万兵马全部龟缩在山海关和宁远的孤城之内,再也不会对满清构成什么威胁。但一个崭新而强大的对手却是皇太极不愿见到的。
更何况,如今中原乱成一锅粥,要是能从中获取一些利益,无疑将使满清再度壮大起来,想一想当年的契丹,因为占据了燕云十六州,便在战略上压制了中原的汉人两百多年的光阴,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荣光无限啊!
“臣弟有话要说!”多尔衮越众而出,“明廷陕西总兵贺人龙投靠闯贼,开剿贼之战之先河,也使得明廷最后的气数已尽。臣弟思索,假如我满洲欲挥兵南下,也可效仿。如今驻扎山海关的是总兵吴三桂、辽东的汉人豪族向来以吴家和祖家马首是瞻。现如今祖大寿兄弟已经投靠于我,祖吴两家世代姻亲,祖大寿更是吴三桂的亲舅父,如果能说服吴三桂来降,我满洲便可兵不血刃,长驱直入!”
一番话说的满朝的重臣热血沸腾。他们忽然发现,原来此时,满清已经完全有能力跃马中原、一争天下了。汉人的江山幅员辽阔,纵使不能一手掌控,但趁着汉人内斗的时刻,很轻松便能占据关内一片不逊于辽东的肥沃土地。到时候,金银、奴隶、绸缎、粮食还不是予取予求!
一时间,崇政殿上人声鼎沸,众人纷纷请缨为大清入关的前驱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