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那你究竟想买什么啊?”于总是弄不明白了。

“我想买造船的企业,”黄文斌说,“外贸红火了,运输的货物多了,需要的船就多了,而且是要立即下订单,接了订单就有定金,造多少船,每条船多少吨,预计利润有多少,业绩一清二楚,适合炒作。”

“这好像……迂回了一点。”刘总说。

“是啊,要炒不如直接炒海运。”于总也说,“外贸惠及航运,航运惠及造船,这里面有个传导时间,股市上时间就是生命啊小黄,你用一年赚一万块,和一个月赚一万块,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买一点玩玩可以,主力投入进去,那叫得不偿失。”

希望于总不要后悔,上辈子他就是只买了一点,然后那只股票升值了四十九倍。要是这一次黄文斌打听到了名字,一定拿几百万来买,到时候升值四十九倍,可就一亿多了,到时候看看于总的表情,一定很有趣。

“我觉得买造船的比较好。”黄文斌说,“不过我还没选定到底买哪一支股票,师傅你有没有什么建议啊?到时候要是赚了钱,我请师傅去喜来登吃海鲜大餐,那个龙虾鲍鱼一起上那个。”

“那个套餐是一万多块的呢!还真舍得啊。”于总说,“你要是真想买,我推荐你留意一下那个沪西重机。”

“沪西重机?”刘总疑惑得问,“那不是做船用中低速柴油机的吗?这股票没什么好的啊,技术不是独家,资产又没多少,质量也不过过硬,规模又不算大。都好几年了,老是不死不活的在30块钱左右晃悠。从外贸到航运,从航运到造船,从造船到发动机,路线太长了吧。”

第145章 中华船舶

“所以叫你们多看新闻,”于总说,“沪西重机和凯莉一样,不过是子公司罢了。他的母公司是中华船舶,国内最大的造船企业,国家喜欢做打国企,我国船只订单这么多,眼看就要成为世界第一的造船大国了,中华船舶的前景当然是大大的好。”

“那也是总公司好啊,和沪西重机有什么关系?”刘总问。

“要发展,肯定要上市嘛,到时候注入一些资产到沪西重机,借壳上市,股价不就飙升了吗。”于总说,“唯一的问题,能注入多少资产,能不能炒作起世界第一船舶制造这个概念。要是解决了,股价肯定一飞冲天。要是没解决,也就是小涨而已。”

原来是沪西重机!黄文斌就说嘛,他记得那个股票是中字头,造船的,号称世界第一造船集团,可是搜来搜去,压根就没有符合条件的股票。原来还有这么一出,看来再过几个月,中华船舶就要借壳上市,还就把沪西重机改了名。

虽然说中国造船不太争气,汽车都世界第一了,造船还跟在韩国后面喘气,但是在零七年,这个世界第一造船集团的概念的确是炒作起来了,而且还是什么造船,造发动机,维修三合一的通吃型大集团,配合零七年海运的兴盛,谁看了都觉得前景光明。

黄文斌决定了,回去就仔细查中华船舶的资料,看看和自己的记忆能不能对上——其实他已经查过了,但是一看不是上市公司,就没仔细看。如果能对上的话,立即就把暂时还没用上的那三百多万全拿去买沪西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