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页

这天,肖开元到了公司以后,把昨天晚上做好的文件仔细检查了一遍,发送给了骆三郎,同时,还抄送给了潘东子。尽管肖开元烦他,但是必须要走下这个流程。

“这么快就写好了?”没到五分钟,骆三郎就把电话打给了肖开元。

“嗯。”肖开元一贯这样,尽管他跟骆三郎申请了四个工作日,但他其实两个工作日多一些就做完了,他总是给自己留一定的时间去修改。

“这样吧,半小时以后,你和袁海来一下我办公室,咱们来探讨一下策划书。”

咨询公司经常做类似于“头脑风暴”式的讨论,通常由一个负责人撰写方案或报告,然后再召集几个有经验的人一起开会,讨论这份方案或报告的缺陷与不足。在这样的讨论会上,绝不会有什么赞美之词,都是一群人在一起挑毛病、提修改意见,然后再由负责人修改。像if这样成熟的公司,“头脑风暴”通常都是在特别关注的项目中才会出现,如果是普通的项目,作为项目经理的肖开元自己就有权力决定项目的报价和方案内容,只需要象征性地给骆三郎过下目就可以了。这次显然骆三郎太看重这个项目,必须要开这样的讨论会。

半小时后,骆三郎、潘东子、肖开元等三人聚在了公司的会议室里,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

讨论开始了。

“kev(袁海),你对eric的这份标书有什么看法说来听听。”

“看得出来,肖开元这份标书做得很用心。但是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这个标书中的内容缺乏对这个行业起码的了解……”

对于潘东子这样的咨询行业“老炮儿”来说,不需要多看,只需要翻一翻就能看出这一点,骆三郎更是咨询行业的“老炮儿”,又何尝看不出来?

肖开元只能苦笑:漫山遍野都找了,也就能找到这点米,我用这仅有的米煮了一锅美味的粥,如果大家说粥不好喝我可以再煮,但是如果说我的粥太稀没营养,那我真没办法了。要么你再上山去找找看,我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骆三郎看着肖开元点了点头,没说话,等肖开元的答复。

肖开元停顿了一下,说:“我明白,作为一个咨询顾问一定要有在短时间内通过各种方式迅速了解一个行业的能力。但是abab应用软件可了解的信息实在太少。第一,我们公司以前对于该软件本身和它面向的应用领域的研究基本为零,我们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积累。第二,虽然目前已经有多家跨国公司进入了该领域,但是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联系到相关负责人员。因为虽然这些跨国公司多数是我们公司和我以前的客户,但是我们通常只是和他们的市场部人员打交道我们。联系了他们的市场部人员,得知几乎所有的公司都为这个软件成立了一个新部门,这些部门刚刚建立不久,暂时无法联系。综合以上情况,我只能收集二手资料,我所能了解到的相关信息,也就这么多了。”

肖开元不但要说明“没有米”这个结果,还要充分说明自己“没有米”的原因。如果不把找了“漫山遍野”这个过程跟别人讲清楚,恐怕人家会认为他不认真。

肖开元顿了顿,然后说:“kev,你的项目经验肯定比我丰富多了,你认识的人也比我多,这一两天内,你能不能帮我找一些相关的人,给我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然后我加进去,到时候你再帮我润色。现在咱们部门就这几个人,我也只能求你帮忙了,我……只能求你了,你看……”

肖开元说得可诚恳了,那表情跟落水儿童渴望得到岸上的人救助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