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页

吴京的这一声大吼,听在王旭的耳朵里,就像冷面教官段宏伟在训练当中对他们大吼,气势和老虎的吼叫也相去不远。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托尼贾和陈龙是内行,一看这两人出拳气势十足,引的他们的热血也开始沸腾起来。

张威和王超两位高手拳来拳往,打的那是个酣畅淋漓,打到最后两人甚至有些招式没有按事先的套路来,但是导演没有喊停,效果好像更加好。

整个擂台都在摇晃,仿佛要垮塌一样。

当然这只是两位打斗的气势给旁观者造成的错觉而已,擂台垮塌还是要通过后期做出来,还要加上破木板被踢得飞了起来,到处乱弹的效果。这样的特效观众是可以接受的。

即便还没有加上这样的特效,两人的拳打脚踢也是让人看得血脉喷张,看的很过瘾,换了王旭自己代替吴京绝对打不出这样的效果,没有深厚武功底子的人也打不出这样的效果。

特别是吴京在托尼贾和陈龙这些内行人眼里已经打出了个人风格出来,明明他的个体要比柳海龙小,力量上也不如,但他的拳给人一种猛虎出笼一样威猛,一种一往无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惨烈。

托尼贾自己的风格是凶,残,猛属于一种硬派打法,同样是猛他的是凶猛,吴京此时打出来是威猛;甄子丹的动作刚猛、犀利;陈龙的风格带点杂耍搞笑加冒险的成分;而李连杰的动作快而漂亮,表演性是几个人当中最华美的。

陈龙看吴京的打斗就有一种感觉,影片上映后继李小龙,陈龙,李联杰,洪金宝,甄子丹之后的第六位功夫巨星既有可能就是吴京了。此前吴京,张晋,元彪,梁小龙,樊少皇,释小龙,赵文卓这一批的动作明星之所以只能在一二线混,成不了巨星有两个原因,一是个人风格还不够突出,不够讨观众喜爱,就像吴京此前的电影,如《杀破狼》中只有一个狠辣,没有这样的威猛,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惨烈;二是缺乏经典作品,陈龙和李联杰那是多部经典电影累计起来的,即便是甄子丹也需要一部《叶问》。

如今吴京风格有了,就看影片能否赢得票房又赢得口碑了。这一点陈龙是保有比较大的信心的,他也没有想到只是出于和王旭之间友谊的一次帮忙,没想到能够看到这么好的打戏,演员好,剧本好,连王旭的导演功力在他眼里都是很出色的。

作为中国功夫电影标杆和丰碑,陈龙一直很关心功夫电影的发展,很希望有一批年青的演员能够接他们这一辈的班子,用他自己的话说明年他就是60岁,还能打多久,观众如果还要看他一个60岁的老人打斗,而没有其他的选择,这不是他想看到的,这也许是他个人的骄傲和成就,但确是整个中国影坛的不争气,后继无人。

看到吴京,张振,彭宇晏,张晋,baby,赵蓉蓉这些优秀的年青人,陈龙是duang-duang的高兴,从内心里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成功,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单纯的帮朋友的忙了,还是真正的把影片看成了自己的作品。

他这个武术总顾问其实只是剧组借助他的名气制造噱头而已,他完全可以在开机那天露一下面,然后不用管了,用不现在还坐在片场,他不是闲的有大把时间,《天将雄狮》还在宣传期呢。

一个小时后,陈龙没有通知王旭,悄悄离开了片场,他是带着满意离开的。吴京和柳海龙的打戏还在继续,其实第一条就过了,但是王旭要求再保两条,两位演员也同意,一场重要的打戏是要多拍几条以便最后择优剪辑。所以两人的打戏拍了一个上午,一共拍了三条。

这一场较量,是龙争虎斗!谁胜谁输,鹿死谁手,哪个事先都说不清楚。最后张威败了,败在了气势不如王超,做不到王超那样的视死如归,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魄,败在后退中踩中了擂台上木板中的一根钢钉。

“比武五分运气,五分实力。我今天败在你手上,这是天意……”张威在地上喘息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练拳的人,死在擂台上,也不算冤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