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页

新明史[校对版] 闪烁 2576 字 2022-10-21

以军事工业为例,当时明军的火器性能几乎达到了极限,如果没有技术上的提高,没有工业上的提高,根本就不可能发展出更为强大的火器来。而在对日作战中,明军的火器并不能成为战场上的绝对主宰力量,甚至在战场上遭到了日寇的弩炮与强弩的压制。究其原因,工业技术的落后是最为主要的!

朱祁钰回国之后就想全面主导工业发展,不过,他的计划还没有事实,于谦就病倒了,让他不得不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到了政务上来。随着于谦病愈复出,朱祁钰这才将重点放到了帝国的发展上来。从根本上讲,朱祁钰首先成立帝国科学院与工程院,这也是在为后面的大发展打下基础。

当时,朱祁钰着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纺织业。

“也就是说,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虽然工厂建了不少,不过销售情况却不怎么样?”朱祁钰皱起了眉毛,目光落到了郑梦秋的身上,“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布匹以及成品衣服的销路不好呢?”

“陛下有所不知,大部分帝国百姓都是自家织布裁衣的,他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来购买成品!”郑梦秋本来向回江南的,不过被朱祁钰给留了下来,“帝国现在的八成的人口还是农民,城市居民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其中真正富有者的数量更少。而对大部分的农民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来购买成品!”

朱祁钰点了点头,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基本情况。要想保证帝国的粮食产量达到基本需求,而农业生产技术又没有得到多少进步的情况之下,根本不可能将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而农民的性质决定了自然经济仍然是帝国的主要经济体系,而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根本就无法让工业产品全面推广!

“那么,解决的办法呢?”朱祁钰看了眼郑梦秋,又看了眼坐在桌子另外一边的于谦,丁用等人。

“陛下,除非农民的收入能够得到全面提高,不然的话,很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也许,我们应该从另外一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于谦看了郑梦秋一眼,“眼前,要全面提高农民收入几乎是不可能的,也许,我们应该考虑降低工业产品的价格,打击暴利行为,这样产品更便宜,那农民自然能够买得起!”

显然,这两人是对上了。郑梦秋代表的工业资本家现在的利润率是很高的,于谦心里有数,而郑梦秋在不向降低产品售价的情况之下,就只能想办法提高农民的收入了。

朱祁钰一眼就看出了两人的想法,说道:“这两个办法都可以施行,而且要一起来。于大人,去年的国库收入中,农业赋税占了多少?”

“大概四成左右,现在帝国所有的税收都来自于工业与商业!”

“那么,今年的情况怎么样呢?”

“臣预计,今年的帝国税收将增加三成左右,仍然主要是工业与商业做出的贡献,农业赋税的比重大概还会降低一成到一成半的样子!”

“那么,从今年开始,农业赋税再在原有基础之上降低一半!”朱祁钰一锤定音,没有给于谦商量的机会,“同时,商业税率提高一成到两成,工业税率提高半成到一成。具体各行业的标准不一样,于大人,你要根据各行业的盈利情况来决定赋税提高的比例。当然,赋税也不能定得太高,这几年是帝国的休养阶段,可以适当的降低政府税收的数量,以推进民间资本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