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页

朱大典弹劾刘钧的这十二条,有不少其实都是事实,少数是构陷。原本朱大典还想多弄几条,凑个二十一或者三十六条什么的,最后想想还是算了,只要他弹劾的这十二条大罪,随便一条查实,都能让刘钧翻不了身。

第二天,朱大典就叫来一个心腹幕僚,让他带着一队家丁,亲自把这封奏章送上京。就在同一天,刘钧也在码头送傅青主一行上京,随傅青主同行的还有李春江、陈贞慧等一批复社士子们,刘钧的三弟刘铤也将跟着一起前往京师,以便参加明年会试。

“京师的事情就任拜托傅兄了。”刘钧拍着傅青主的手臂道。傅青主当年为袁继咸伸冤,带着山西数百士子入京活动,对京师也是熟门熟路了,而且这次刘钧还特意把刘允升安排一起同去京师,有这位锦衣卫指挥使的长子在,在京师活动将更加方便。

“不要怕花钱,银子花下去,都会有作用的。”刘钧可是对现在这时代的官场深有体会的,银子开路比什么都来的简便,不管你是不是想要做点实事,都不如你直接拿银子送上更得上面人欢心。做的再好,都不如银子送的好。

朱大典的幕僚轻舟便车,一路疾行,比起傅山他们大队人马,押送着数十万两银子可就快的多了。傅山他们还刚进顺天府地段,朱大典的幕僚已经进了京城。

绍兴师爷进京之后,先拿着朱大典给的京师钱庄的庄票,取了数万两银子出来,然后按着朱大典给的名单,挨家的给朝中大臣们送钱,甚至连宫中的曹化淳也都收了五千两银子。

诸人都打点到了之后,朱大典的奏章也到了曹化淳的手上,曹化淳拿了五千两银子,回了句话,回头就把奏章呈给皇上。

当天晚上,曹化淳突然受到锦衣卫指挥使刘侨的邀请。

在京师的一座幽静雅致的小四合院里,曹化淳坐着轿子前来赴会。

刘侨站在门口,满脸笑容。

曹化淳从轿中下来,刘侨上前搀扶。

“刘大帅今日倒是好雅兴,请咱家来此。”

两人如今一个提督东厂,一个统领锦衣卫,也算是皇帝身边最亲信的人了。公开场合,两人倒没什么私交,不过今天刘侨相邀,曹化淳还是爽快前来。

“设宴相邀,特为聆听下公公的教诲,顺便,今日也想介绍几位子侄拜见公公。”

“咱们同殿为臣,皆是陛下心腹,客套话就不必多说了,以后互相多多关照才是。”曹化淳笑着说道,一路上过来的时候,他差不多已经猜到刘侨邀请他的目的了。

之前朱大典的奏章他看过了,满篇尽是弹劾郧阳总兵刘钧的话。而刘钧正是刘侨的侄子,加之东厂的探子禀报,有一支郧阳来的队伍刚刚进京,其领头的就是刘钧的参将中军官傅山和游击将军刘允升,其中傅山还是现任湖广巡抚袁继咸的弟子,刘允升更是刘侨的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