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何事喧哗?”刘沟叫来仆人,大声问道。
“回大爷的话,外面的百姓听说了前明诸王或擒或杀消息后,都在欢庆。”
“欢庆?有什么可欢庆的,我们都是亡国之民。”刘沟恼怒的道。
仆人低着头不敢说话,心里却在想,大家巴不得这个大明早点亡才好,如今大明朱家的这些试图复辟的子孙终于灭了,百姓们终于不用担心朱家复辟,终于不用担心这眼看越来越好的日子会过回去,岂有不开心之理。
欢呼的声音一阵高似一阵,与屋中的气氛完全不同。
刘宗周仰天长叹,“天命啊。”
第五百三十一章 明已亡,天下未亡
“我有负君恩,贻误社稷,尚有何颜面苟存世上。”
刘宗周缓缓起身,声音里带着丝愧疚,“我当以死谢罪,今后之事,非我所能知,惟愿刘氏后代子弟,各守所学,莫负国恩。则我九泉之下,亦当感欣慰。”说着,他交拱双手,转动身子,向着北面深深做了一揖。
黄宗羲听到老师说出这番决然的话时,不由的震惊,又有些失望。
他既为老师的决定震惊,也为老师居然会有殉国的念头而失望。如果灭亡大明的是闯贼那样的流寇,是关外满清那些的胡虏,那么神州陆沉,文明不保,有此殉国之心还算说的过去。
可如今大汉虽立不久,但已经是种种新气象,天下一片清明,百姓无不欢欣。这个时候,却还要为一个曾经腐朽不堪的明王朝殉葬,黄宗羲觉得并不应该。
晚明以来,民智开启,思想也越发开放。许多人都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天下不是皇帝一人之天下,也不是一家之天下,天下应当是天下人之天下。臣子百姓不能只知忠于君,而更应当忠于国家,忠于天下。
黄宗羲现在就很冷静,大明亡了,他并不难过,甚至有点高兴。
一个腐朽的王朝灭亡了,有什么好难过的,他们应当高兴一个崭新,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王朝建立了,他们应当高兴。
如此老师此时自杀,那并不能算殉国,只能算是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