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虽亡,然国未亡,天下未亡。
“先生此言大谬。”黄宗羲大声地说道。
满屋之中,刘宗周是父亲、岳父是先生长辈,他身份超然,平时大家都对他恭敬万分。这个时候黄宗羲突然这般反对,大家不由愕然。
刘沟和陈刚几人,更是不由的变了脸色。
黄宗羲却不顾大家的愕然,他上前两步,大声的质问自己的老师。
“老师身负天下名望,然后以为一死便可以逃避塞责吗?”
刘沟等人虽然惊讶于刘宗周的壮烈成仁打算,可却没有能说出反对之语。出言反对,那就是对刘宗周品德的怀疑。
可刘宗周最看重的弟子黄宗羲这个时候却发话反对了。
而且他还直斥刘宗周的壮烈打算,为逃避责任,这种话已经有些无礼了。
刘宗周的女婿,同是刘宗周弟子的陈刚立即忍不住喝道,“黄太冲,你竟敢如此无视喝斥先生,是何道理?”
“莫非你拿了刘汉的白银俸禄,就忘记了是非黑白?你觉得自己当上了复社社长,就能够藐视师长不成?”
他的连襟王毓芝也手指着他道,“你迫不急待的就要为你的主子说话了吗?”
黄宗羲却没理会二人。
黄宗羲内心是尊敬自己的老师的,老师的学问,老师的人品,都是他一直以来心里的楷模。
“老师。”他努力保持着冷静,目光直视着先生那张刚毅的脸。
“请问老师,一死真的有用吗?老师不仅是明朝大臣,同时也是天下儒学宗师。明亡了,可天下未亡,以老师的人望,难道不更应当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做更好的表率吗?明虽亡,可大汉却又立国。不论是明,还是汉,都是管理天下百姓,都有责任让天下百姓过的更好。以老师的人望名声,更应当参与进来,而不是自杀。自杀成了仁也取不了义,那不过是懦夫们逃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