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页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陈宫,心中充满了怨恨。他只想着报复曹操,却完全没有考虑吕布是不是明主。

正是因为陈宫,这种重情重义的性格,才导致了他悲剧的人生。

陈宫虽有济世之才,但是后来,徐州的陈登父子巧言令色,对吕布阿谀奉承,使得吕布渐渐疏远陈宫,对他言不听,计不从。

那个时候,陈宫就已经知道,吕布注定会败亡。

当时,他也起了弃吕布而走的心思。但是前番他背叛曹操,若是现在再背叛吕布,他又担心受到别人的嘲笑。

汉代的士大夫,往往视声誉胜过生命,陈宫自己也不例外。

就这样,他被俘虏以后,在白门楼不顾曹操几次三番的劝说,执意赴死。

陈宫的一生,无疑是悲剧而令人叹息的。

这个时代,他也如同历史上那样,待在家乡静观天下风云,寻觅明主。

陈宫的眼光自然不错,如同历史上那样,他相中了曹操。

但是现在的曹操,只是一个东郡太守,名义上仍旧归刘岱节制。可以说得上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再加上陈旭乃是他的族子,并且现在坐拥并州,兵多将广。

而且陈旭待他非常敬重,经常与他有着书信来往,信中一直透露着强烈的招揽之意。

所以陈宫思前想后,终究还是决定投奔陈旭。

陈宫相信,凭借两人之间的亲戚关系。再加上现在并州初定,缺乏人才。陈宫来到并州,陈旭一定会重用他。

如此一来,他就可以一展胸中的抱负了。

既然打定主意,过来投奔陈旭。哪怕两人有着亲戚关系,他也不能将姿态放得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