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页

刘浓回身看了一眼渡口,白袍与青袍正鱼贯而下,渡口乱成堆作暗礁,怪树横生而拦江,确实毁得不成样子。再看了看袁耽,见其神色略显尴尬,便笑道:“彦道何需自谦,此渡口废弃已久,短短数月便可入得兵船,想必不久便可再复昔日荣光!况且,若无彦道兵船,刘浓怎可踏足历阳?”

袁耽怅然道:“瞻箦,江北与江南,大为不同矣!”言至此处神色一顿,把满心的怅寥一收,将袍袖一卷,负在背后,笑道:“莫论同与不同,既来历阳,袁耽当为东主,今日,便带瞻箦好生领略一翻江北之风彩!”说着,朝着刘浓挑了挑眉,神情极其怪异。

第221章 尽入舞台

历阳郡原属淮南郡,公元304年晋室划历阳县与乌江县,二县独成一郡,为历阳郡。历阳县左倚大江,右控天险昭关,东依天门梁山,北环濠滁之水,地理位置独享上天之赐。

由南入北进淮南,历阳乃必经之路,是以便有淮南之藩维一说。当然,由北入南,历阳亦乃首当要冲,故而又为“江南之屏障”。

如此南北中转之地,理应繁华无比。

然,当刘浓与袁耽并肩行于历阳县城时,却被眼前所见这一幕所惊愕。即便刘浓在进江北以前早已心有准备,也不禁呆怔半晌。

这便是历阳县城?

灰褐色的城池破败不堪,坑坑洼洼的街面上污水横流,随处可见伏地而卧的烂布堆,袁氏部曲走上前一脚踢去,那些烂布堆一阵蠕动后,显现出一张张麻木而茫然的脸。

街面两侧的商肆无精打彩的开着,不时有人进进出出,间或得见有人拉着小孩往商肆里一扔,商肆管事木然递过一片巴掌大的肉脯,亦或几枚五株钱。

那小孩站在门口,歪着脑袋看家人离去,眼睛没有转动,嘴唇蠕了两下。商肆里的随从走过来,“啪”的一耳光落下,小孩捧着脸,也不哭,默默的跟着随从而去。

郭璞皱眉道:“按晋律,贩奴需经公署草市,此属私贩,为何不禁?”

袁耽挑眉道:“杀之不绝,禁之何意?”

再往里走,黑压压的人群堵塞了道路,袁氏武曲抽出腰刀,对着人群一阵狂喝,人群如水而散,纷纷奔到树下,藏在墙角里,躲在草丛中,探着一双双古怪的眼睛,看着刘浓一行人。

“仙人……”

“仙人也,梦中乎,可解苦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