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页

北宫不敢大意,拔出腰刀,引领龟阵匍匐爬岭,待至岭上后,一千五百军卫分列两侧,挺刀持弓,严阵以待。微风扫林,哗哗作响,待漫长的队伍爬过山岭,尽耗时小半日。

刘浓未行停留,携军西往,直扑鲖阳。

鲖阳一半在汝阴,一半居汝南,四通八达极其便利,北扼商丘,南控南阳,西接平舆,东连淮南。刘秀兴汉后,将此地分封与其妻阴丽华之侄,阴庆,为阴庆侯国。魏晋后,废侯国为县,时尔归属汝南,倏尔又归汝阴。

而此地,东西相望的两大坞主,郭默与赵固,便如同此地归属一般,极其微妙且擅变。

永嘉之乱后,鲖阳世族大多南渡于江左,庶族赵氏慢得一步未能渡江,于是便只能携着族人与部曲四下流窜,不料竟愈聚愈多,待重返此地时,已然拥曲三千,附民过万。其时,有河内郭默,担任颖川太守,被胡人石勒一击即败,仓皇卸印、弃城逃窜。殊不知其人却于逃命途中,聚起了一帮流民,辗转数百里来到鲖阳,看中此地肥沃,故,再建一堡。

自古有言,一山难容二虎,初时两堡互伐不断,且各有胜负。其后,祖逖击败石勒,收复北豫州,途经此地时,见二堡过于雄伟,易守难攻。便传檄二人,不予追究郭默弃城之罪,反命其为鲖阳府君,再命赵固为县丞,不得再行刀兵!

至此,二人守堡对望,相互戒备、仇视,却不敢表之以彰。

乾坤白日,深室之中却昏黄一片。青铜灯冒着烟,吐出一灯如豆,郭默眉头紧皱,案上摆着数封书信。其一,来自寿春,言明晋仕、华亭刘浓将行经此地,除此之外再无它言。其二,来自慎县昌氏,言明华亭刘浓阵斩谢浮。其三,来自与其交好之张氏坞主,言明华亭刘氏军威极盛,一路往北,莫敢于抗。其四,来自燕尾岭……其五……

“华亭刘浓!”

郭默一声冷哼,扫袍出案,徐步走出阴隐,直入阳光中,暖阳直照之下,忍不住的眯了眯眼,以手挡光,按剑直行。

其人,年约四十上下,满脸重紫,蓄着青叶三缕须,着全身华甲,肩披大红披风。若正面直视,极是威严,几同关羽。因早年弃城时,慌乱之下,脚被牛车辗过,是以行进间,略显高低不同。

巨大的坞堡宛若城池,高达七丈,长宽不知几许,遥控官道。郭默穿过刀林箭丛,来到坞墙正面,放眼看去,官道到得此地,犹若蛛网,纵横交织。然,莫论南来亦或北往,皆可一眼揽尽。

春风拂柳,轻絮漫扬。

郭默看着行人可数的官道,忍不住地再次皱了皱眉,而后,回身看向坞墙下,一排排执刀部曲正蓄势以待!

往年,石勒之所以容他,暗中,有因。

郭默沉思:“祖豫州,不可击,不敢击!而今,若再不击华亭刘浓,当石勒兵锋至时,当以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