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页

苏良兴也早就看过英国人的购物清单,他道:“工矿设备、火车头和铁轨、纺织机械,乃至炼铁的装备、发电机这些,都没有问题,我们可以按照出售给欧洲其他国家的平价,向英国提供这些商品,至于这些设备相应地如何操作保养,我们都会转让给贵国。”

在机器的转让问题上,英国人十分固执,希望在大量采购设备的同时,一并得到这些机器设备的制造技术。对此,唐人只能呵呵一笑,然后表示:爱买买不买滚。

英国人本来就是为了保证自己工业革命的进度,他们也没什么本钱在大唐这边耍横。大唐也确实没有什么立场要教给英国人制造机器的方法和相关的科学原理,毕竟如果是英国人的话,更加不会如此了。就像是之前英国人会卖给法国人珍妮纺纱机,但是法国人如果问纺纱机怎么自己造,英国人肯定也两个大耳刮子扇过去了。

不过拥有这些机器,对于英国来说,也是极为重要了。英国人在工业上有着自己的积淀,虽然可能会花费更多时间,但是英国人最终会搞懂为什么大唐生产的蒸汽机热效率更高,明白一台火车头用了多少零件拼出来,每一个零件有什么作用。

这些大唐不是不知道,不过与其怀抱发财的手段而敝帚自珍,不如一方面出售给外国人落后两三代的技术,然后用赚来的钱发展自己的新技术。从太多角度来看,大唐比起欧洲列强们条件都是得天独厚的。来自中华故土几亿的人口,安全而缺少威胁的北美本土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来自后世的先进技术。如果在有这么多优势的情况下,还担心欧洲列强,而坚决不出口任何技术产品,本身就是智商受限了。所有的技术和商品的发展都有着本身的需求,就像是大唐本土的汽车制造商,在头几年简直快要饿死,贷款国家投巨资安下的生产线,一年也卖不出去多少汽车。而后来大唐地快速发展,加上移民进入,以及向外出口,使得汽车行业也终于缓过劲来,开始了稳定的盈利和新技术的进一步开发。

大唐本身要快速工业化,虽然本国也有不小的需求,但是只有在向全世界敞开自己的供应之后,才能有效地获取原始资本的累积,并且迅速地获取工业资产、社会财富,乃至于大量工人的经验。工业的发展,可能在初期是某个人的灵机一动,但最后越来越变成量变转质变。

英国人希望采购十台火车头以及100节车厢,以及一半大唐生产的铁轨,另一半他们打算自己制造。他们准备铺设一条从伦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而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法国人已经开始了类似的工程,他们的前殖民地美国,甚至有一些短途铁路已经开始通车。

交通上,英国人还打算购买上百辆汽车,大唐出售的主要是小汽车,也有载货量约在一吨左右的货车,这些货车也是专供出口的,其技术水平相较大唐本国使用的大卡车,落后不少。比另一位面中戴姆勒发明的货车也先进不到哪儿去。

买了汽车自然还要买燃油,英国别说不出产原油,就算是他们能开采北海的石油,他们也没有办法把石油炼化成汽油。所以英国还需要向大唐购买大量的汽油和柴油。

炼铁设备也是英国人采购的一项大头,英国人的生铁产量很低,甚至全国的年产量不及大唐一家中型钢铁厂一年的铁产量。英国在考察之后,认为大唐的冶铁设备更加出色,效率更高,所以决定大量采购大唐的产品。至于炼钢的平炉和高炉,那就不要想了,唐人是绝对不会出售给英国人的。

其余各种具有专门用途的机器,比如纺纱机、缝纫机、印花机、机床等,数量都比较多。以机床来说,大唐出售给英国人的车床,实际上就是未来英国人罗伯茨发明的四级带轮和背轮机构来改变主轴转速的车床。再加上铣床、镗床、刨床、磨床等一系列其他机床,英国工业在加工精度和复杂度上都会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提高。比如他们之前加工困难的后装线膛枪之类的武器,他们都可能从此获得制造能力。

不过,考虑到唐人现在主流机床是电机驱动带齿轮变速箱的三轴机床,卖给英国人的产品跟他们用的东西差距基本上是一百年。

英国人有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个时候大唐工业部的代表就出来“帮忙”了。

“这是我们大唐发明生产的蒸汽磨粉机,可以将小麦等谷物直接磨成面粉,省力而且成本低,您看需要不需要?”

“要!”罗宾逊直接点头。

“这是我们研制的用来搅拌水泥的搅拌机,你们买了不少的水泥,这个需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