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页

每年都要耗费巨资往各国造船厂和飞机厂,甚至是发动机厂轮流派遣几千名工人,几千名大学生前去实习。

不过既然李铁想花这大头钱,自然也不会有人拦着。于是每年前往各国工厂学习的大学生和工人数以万计,只是这一支庞大的留学生队伍,就给各国低迷的经济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这上万人的衣食住行,要拉动多少地方的经济呀?虽然中国人都很勤俭,可是架不住人多呀。

只看各个工厂的所在城市,为了方便这些中国留学人员的衣食住行,而在各个城市的商店路口通通打上本国与汉语的双语指示牌,就知道华兴留学生给这些外国城市带来了多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因为华兴员工的高工资,这些留学人员自然也就成了当地人的香馍馍,不知多少跨国姻缘就此达成。

看着一个个中外混血儿的诞生,李铁在心中的成就感实在不能为外人道也。

第三百零四章 纷扰的三四年

三四年是华兴公司发展的一年,也算是民国比较平稳的一年,除了南方的剿匪还在战半,这一年的中国大地并没有再发生大的兵灾。

这一年的老天爷也很照顾中国的百姓,不说是风调雨顺吧,最起码没有了往年那样的大灾发生。

就在这一年的四月份,在中国苏维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爱国人士们齐聚上海发表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呼吁中华民族武装自卫,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也就是在这个纲领刚刚发布的时候,经过一年准备的日本关东军终于开始向东北最后一个成建制的抵抗军马占山部发起攻击。

也就是说,辽宁和吉林的剿匪工作己经基本完成,在伪满洲国的政权也已基本稳定之后,关东军终于将獠牙对准了马占山部。

日军派遣一个正规师团,在两万伪军,六万武装侨民的协助下,先是进攻黑龙江内的各路土匪,然后以驱逐一片,占领一片的方法开始逐渐把地区内的土匪往马占山的大本营黑河地区驱赶。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黑龙江各地的土匪统统被驱赶到了马占山的地界,结果使马占山部的人马得到了大大的增络。

当日军进攻支黑河地区时,马占山部虽然已经有了近六万人的匪军,可是因为人员驳杂,士兵的军事训练也很差,所以他们在面对兵力占优的关东军时屡战屡败。

虽然马占山得到了李铁的大量军事援助,可是这些单兵作战能力很强的土匪打打顺风仗还可以,让他们与日军硬碰硬的对攻,他们实在不是日军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