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宋时[校对版] 一剑封喉 2238 字 2022-10-21

只是师娘一直都表现得十分无所谓,对自己的身世之类也不怎么提及,这些年第一次遇见了“同乡”之人,也没有心思去寻找交流些许,一应地对这类话题十分冷淡无感。

要是孙向景问她家乡何处,师娘就答“家乡在那美的地方”;问她为何离开来到大宋,师娘就答“穿越千年的伤痛,只为求一个结果”;要是问她丐帮帮主与她什么关系,师娘则是说那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反正一应有关师娘身世的问题,她都是回答得十分含糊,又尽是说些诗不像诗,歌不像歌的句子,叫孙向景难以理解。一门之中,其实大家都对师娘的身份十分好奇,只是陈风崇洒脱,徐方旭谨慎,都不会想孙向景这般直接询问。也是孙向景自己平时毫不关心此事,直到遇见丐帮帮主才开始觉得好奇,这么多年第一次问。

问道最后,师娘实在是烦了,只说到了合适的时候,自然会与众人说明。时机不到,就算她说了众人也理解不了,还不如不说。

孙向景自然越发好奇,不过师娘不想说,他也不敢太过追问,毕竟师娘前些日子,才刚刚帮了他一个大忙。

因为大理国那边传来消息,杨琼家母女很可能还活在人世,只是不知道躲藏到哪里去了,众人一时难以寻找。孙向景当时就想前往大理国去自己寻找两,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毕竟大理国虽是边陲,国土也还算是广袤,要是他自己去找,不知道要找到何年何月。

然而如今在大理国帮忙寻找的人都不曾见过杨琼,不知道人长什么样子自然也就无从寻找。见过杨琼的只有徐方旭和孙向景,可惜两人都不擅长丹青,画出来的东西简直就看不出来本相,也无法将杨琼的相貌表述给其他人。

正在孙向景一筹莫展的时候,师娘却说她能够按照孙向景的语言描述,将杨琼姑娘的相貌画出来。孙向景一时欣喜过望,他虽然知道师娘在书画一道上有着十分不俗的造诣,但还是想不到她能靠着简单言语便重复自己脑中的画面。

经过一整天的辛苦,画废了上百张纸之后,师娘竟然真的将杨琼的容貌从孙向景的脑海中复刻到了纸面上。其实大家都见过太玄圣女,知道她与杨琼十分相似,照着描绘出来倒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是两人虽是姐妹,多少还是有些差别,特别杨琼独有的神韵,却是难以从太玄圣女身上找到可借鉴之处。

故而孙向景和师娘辛苦一天,其实就是为了重现杨琼的神韵和特点,力求画作越准确越好,方便还在大理国寻找的人尽快准确找到杨琼。

师娘的画作与寻常水墨不同,讲究一个惟妙惟肖,比之水墨画的形神兼备各有千秋,画作完成的瞬间孙向景直接就呆在了纸笔面前,仿佛杨琼本人就在自己面前一般,分毫不差,似乎马上就要从画中走出,来到他的面前。

因着师娘之前那般辛苦,孙向景对师娘是愈发地尊重爱戴,自那以后更是很少在师娘面前提出蛮横要求,一时也是叫师娘夸赞他长大懂事,又是十分欣慰。

得知杨琼还在人世的消息,是孙向景这一年以来最开心得瞬间。先前因着一位杨琼已经死去,他曾经遗失陷入混乱离魂之中,虽然后来杏妹为他招魂,但是整件事情对他造成的影响却是极其严重的,要不是大理国那边的人一时有了收获,只怕时间长了孙向景会越来越消沉,却是十分不美。

师娘当时给孙向景订婚用的那个小包袱,如今也还放在孙向景房中,一直压在箱子里面,不曾退回师娘,就是因为孙向景一直相信杨琼还在,一直不曾放弃任何希望,多有坚持,终有所获。

这边师娘和孙向景感情深厚,那边徐方旭也是跟着长生老人继续学习医药一道上的知识。

之强弥勒教在南少林使用的那种奇毒,直到现在徐方旭也不知道其原本是什么,只是靠着雪轻羽留下的半粒解药,回到苏州之后与长生老人一起研究了几日,才破解出药物中的各种成分。因为这药炼制手法较为困难,徐方旭当时也是准备了足够的药丸和丹方,一同送去了南少林和青城山,嘱咐众人无论是否排净体内毒素,都要再服一丸,消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