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太的话让叶钧心一颤,良久,他沉吟道:“外公,您这么说,确实很有道理,换句话说,一旦这次的事将会酝酿出一些政治风暴,或者改变未来政治的走向跟格局,我也会被牵连进去?”
“有这个可能,但这个可能性也并非很大,毕竟你还年轻。如果你现在到了二十七八岁,恐怕我就得操心了。”董文太感慨道:“也不知道当初让你去天海党,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不见得带给你多少帮助,却给你惹了一大堆的麻烦,而且都是不必要的麻烦。”
“外公,您别这么想,当初也是我心甘情愿的,毕竟形势摆在那里。”叶钧笑道:“而且,您的外孙就那般的不堪吗?”
“我的外孙很优秀,优秀到让我感到意外、惊喜,如果当初我不是错误的低估了你的能力,我一定不会让你去天海党。”
董文太正色道:“不过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外公给你一个建议,那就是静观其变,一旦出变故,立刻跟燕京党取得联系。”
“燕京党?”叶钧诧异道。
“没错,这已经不仅仅是燕京党跟天海党之间对立与否的事情,依我看,这次的后果,将是一衰俱衰,一荣俱荣。”董文太微眯着眼,望向前排眯着眼的钟正华,他心中似乎有了主意。
第九百二十九章 太子派系
一衰俱衰,一荣俱荣。
这回来的一路上,叶钧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对于政治的复杂性,叶钧深有体会,你可以什么事都没做,甚至君子坦荡荡的觉得从政生涯问心无愧。可是,当一个决策将会牵扯到你,甚至觉得你有碍这个决策的发展,那么你就会遭到抛弃,甚至牺牲。
这,就是政治。
太子派系会在十年后渐渐成为主流,共和国五十年来的红一代、红二代掌权,也会渐渐落下帷幕。面对时代的不断前进,老一辈人确实有必要未雨绸缪,联想现在的帝陵、沈伯仁、白文静,也只能算是红二代,可他们思想的前卫、决策的标新立异已经渐渐与老一辈人有违,尤其是帝陵,更是遭到老一辈大佬们的联手封杀。
可是,这些都还在控制当中,如果真到了红三代掌权,这个日益成熟的太子派系真正指点江山问鼎中原之时,他们是否会做出让众多老一辈人无法忍受的决定?
叶钧觉得,或许在初期,老一辈人或者思想依然保守的红二代,会以保守派的思想影响这些红三代,甚至在某些重要的国策上抱成一团,一同压制太子派系,甚至可能从现在开始朝这些太子派系的未来领袖们灌输一系列的保守思想。
可是,思想是每个人的独有物,你永远不可能完全的干涉,否则对方就只能是听话的傀儡,没有思想、灵魂的躯壳。
京华还只是发展中国家,就算延伸到十年后、二十年后,依然避免不了是发展中国家的立场。或许三四十年后,有可能达到目前世界强国的水准,可京华在进步,那些世界强国,不也一样在进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