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

当然,朱慈烺这么安排还有一层考量。那就是他需要路振飞这个鹰派执掌兵部,这样他就可以更好的贯彻自己的新军方略而不会被掣肘。

若是由路振飞入阁接任首辅,兵部尚书的位置势必会空出来。眼下王铎自杀,史可法致仕,张慎言病重,能够接替兵部尚书的人几乎没有。若朱慈烺强行进行内部调动,只能调礼部尚书刘宗周去兵部,可刘宗周是个坚决反对发展火器的人。他曾经向崇祯进言“臣闻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其次桓文之节制,下此非所论矣。”“今日不待人而恃器,国威所以愈顿也。”“火器终无益于成败之数。”

这和朱慈烺的战略构想实在相去甚远。

再说若不发展火器,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岂不是浪费了?

所以,朱慈烺绝不会让刘宗周染指兵部。如此看来,路振飞留任兵部,刘宗周接任首辅是个最好的选择。

反正内阁首辅在朱慈烺的人事架构中只是个吉祥物,并不会对大政方针产生太大的影响。

但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必须是绝对忠于大明忠于皇室的。

在这一点上,刘宗周和史可法倒是一致。

与他的政治天赋相比,刘宗周的儒学天赋显然更强,他上承阳明心学,下开蕺山学派,是为一代大儒。大名鼎鼎的黄宗羲等人都是他的弟子。

刘宗周也的确是有风骨的。

在原本历史中清兵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当时已经乞骸骨在杭州寓居的刘宗周在城破后效法伯夷叔齐绝食而死。

如此之人,绝对是忠义之臣,作为内阁首辅表率天下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仅仅用好眼下这些臣子是不够的。

年轻一辈的可以放到皇明军校培训,老资历的臣子却是急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今的南明朝廷还是需要一些老臣撑场子的。

而大部分有名气的官员在北京城破后或殉国,或降顺、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