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这种情况下藩地的血基本都被藩王吸干了。

更可怕的是,不仅限于亲王郡王,各级宗室都能领取岁禄。

按照大明祖制,亲王嫡长子封世子,世袭亲王;亲王其余各子降一等封郡王。

郡王嫡长子世袭郡王,其余各子降一等封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各子降一等封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各子降一等封奉国将军。

奉国将军各子降一等封镇国中尉。

镇国中尉各子降一等封辅国中尉。

辅国中尉各子降一等封奉国中尉。

自奉国中尉之后不再递降,其子孙世世代代皆为奉国中尉。

明末时宗室数量过于庞大,朝廷、地方财政负担加大无力赈济灾民,也是导致造反情况屡屡发生的一个原因。

这个问题偏偏是最难解决的。

朱慈烺总不能把这些当猪养的藩王全杀了吧?

虽然他真的很想这么做……

故而他只能选择拖,以战时从权为由先不允许藩王就藩。省下的这一大笔钱可以用在兴建水师上,不比给藩王修王府值得多?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找到解决办法的。

朱慈烺有个初步的设想,那就是通过海外扩张,把藩王封到海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