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明朝廷各种征饷加派都算上一年也收不到那么多税。
用富可敌国来形容郑家一点也不为过。
以至于到了后期郑芝龙都不屑于自己出海做生意,而是坐镇福建靠收税养活庞大水师。
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海税绝对是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不过从之前朱慈烺和郑芝龙合意开办皇明贸易商会的情况来看,并不很乐观。
从五月到十一月,半年的时间内郑芝龙先后将一百万两银子的分红解送到南京。
如果按照郑芝龙一年赚取一千万两来计算,他一年应该给朝廷分润五百万两,半年的话也应该是两百五十万两。
可郑芝龙仅仅将一百万两的银子送来,说明郑芝龙只拿出了两成的利润给朝廷而不是双方约定好的五成。
这简直是打发叫花子呢!
朱慈烺内心当然是无比愤怒的。
征税本来就是朝廷的特权,朱慈烺现在等于在跟郑家分享这个权力。想不到郑芝龙这厮却是阳奉阴违,把朝廷当傻子哄骗。
也就是那些没有见识过海贸利润之丰的内阁辅臣在看到郑芝龙派人解送的一百万两时才会大为惊讶。
但以朱慈烺现在的实力又不能跟郑芝龙翻脸,湖广山东随时可能爆发大战,这个时候后方绝不能乱。
朱慈烺只能先考虑从其他沿海各省抽税。毕竟大明又不仅仅只有福建一处靠海。
朱慈烺将海贸分为南北两种。
南面的肯定就是去南洋诸国,可以从广东出发,绕开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