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

这本来就是一件小事,也无不可,元帝痛快地答应了,温仪大喜,自觉扔了一件心事。他暗想,待回了温府,从此桥归桥,路归路,想来太子那些莫名而生的濡慕之情,也不会因此生根发芽,往歪里长。过得些时日,二人相见以君臣相称,岂非妙事。

这么一想,心头就轻松愉快,看什么都顺眼了。

温仪思及方才手上拿的写有凉州一事的折子,便问皇帝:“方才臣见案上有崔大人的折子,他可是将凉州一案查清楚了?”

元帝嗯了一声,将手中碗筷放下,随后便有宫人上来收走,很乖觉地替他二人关上门。

“据崔珏所查,此事牵扯恐怕不止是平都的人,还有凉州官吏。送往各自的财物是他清点的,出发时点一遍,到了凉州再点一遍。所点均根据册子所列。如果和册子有不同,凉州的人应该第一时间就发现了。”

温仪沉吟道:“陛下怀疑,是凉州有人知而不报。”

同时接待平都官员的不止元霄府上的人,还有凉州地方官。地方官姑且逃不了干系,太子府中的人,也不见得个个干净到哪里去。鱼虾混杂,既然要办了,那就办个干净。元帝不会放过平都的人,自然,也不会放过凉州的可能对象。

他手指点上折子,说:“崔珏的折子,三天前便送了来,朕一直没办,你可知为何?”

“臣不知。”

元帝道:“此事朕打算交由太子,任他发落。”

让元霄主办,崔珏协助?温仪略有些惊讶,皇子亲自办案这种事不稀奇,寻常就有不少。远的不提,光说近的。前两年青州有个李家灭门案,涉及青州官吏贪·腐,元帝十分重视,命元齐安亲自前往青州督办。但是元霄和元齐安怎么一样,元齐安心思缜密,又学富五车,他处理这些事,可谓得心应手。元霄呢?凭蛮力吗?

温仪道:“陛下,太子年幼,涉世未深,让他办此事是否有些不妥。”

元帝眯起眼睛:“怎么,先前你不是夸他夸得紧吗?现下觉得他年幼了?”

温仪一时语塞。

他主要是想到,元霄向来视凉州如故土,寄托了很重的感情,若凉州地方官和府中人当真在其中掺一手,被他知晓,岂非失望透顶。失望便罢,还要自己去处理,这其中种种,不吝于自己往自己伤口上撒盐。

元帝高深莫测道:“太子若是碰到亲近之人便无从下手,他将来有什么勇气和资格坐这个位子。”帝位向来高寒寡淡,从来没有讲人情的道理。“就算是他身边亲近之人,朕也要他举起刀,下得了手。谈什么儿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