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页

楚王仍然留在陈地,应付后续的一系列外交纵横。

楚王既然选择了鲁阳等方向采取屯兵防守并不进攻的方式,也就说明白了楚国的底线,并非是想要郑国全境,而只是想要许等对于楚国而言至关重要的城邑。

楚王对于这一次对魏韩作战还是很有信心的,魏韩方能够集结的野战兵力也就五六万,数量上和楚国差不多。

但质量上,精锐的武卒并不多。

楚国最弱的骑兵,有墨家帮忙支援的数千非正规骑兵,至少能够做到和魏韩联军的骑兵抗衡。

野战炮兵的数量上在有墨家支援的情况下也是优于魏韩的。

墨家已经答允了楚国出兵成阳,并且按照之前的约定,现在应该已经出兵了,魏韩一方也绝对不希望这场仗打的超出控制。

……

楚国下蔡之北。

一列骑兵正沿着楚国内较好的一条道路行进。

庶俘芈的骑兵旅和另外两个现役的骑兵旅一起,作为这一次支援楚国的骑兵主力。

他们启程的时间比那些数量更少的工兵和炮兵要稍微晚一些。

不过在从泗上到下蔡的这一段路,庶俘芈感觉就像是和在泗上行军没有太大的区别。

淮河一线虽然属于楚国,但实际上泗上的影响力更大一些。

楚国的精华地区在江汉,而泗上的都城在彭城,对于淮泗的影响力自然是墨家更大一些。

加上那年大灾之后泗上的救援,使得骑兵们这一路来很是感受了一番“箪壶食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