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韩实际上已经慌了,一是没想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当年被三晋压着打的楚国十余年的隐忍编练之后,新军的战斗力如此之强;二是实在没想到楚国打出来一场歼灭战,使得魏韩在谈判桌上处在了极为不利的局面。
楚国的底线,肯定是想要许和鄢陵,从而使得楚国在郑地的防线左右联通,不至于被魏韩分割。
魏韩知道楚国的底线,但是不知道楚国在取得了这场大胜之后是不是会提升价码。
墨家在成阳展示了泗上义师当年击溃越国齐国的底气,也威慑住了齐卫等国,现在魏韩不清楚的是墨家的真实态度。
墨家的《报天下人书》说的清清楚楚,但魏韩绝对不相信这是墨家的真实态度。
因为现在这是不可能同意的事,所以魏击韩猷公叔痤等人都认为,墨家这是漫天要价等着就地还钱。
先说的这么大,然后再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以逼迫魏韩答允。
可问题在于,魏击和公叔痤琢磨了半个月,没琢磨出来能给墨家什么。
成阳廪丘那肯定是不可能给墨家的,给了那里,魏国在中原地区的局面就彻底毁了,很容易被墨家直插黄河。
成阳地区是富庶重城,也是能够集结兵力依托济水组织防御的最佳地点,放弃成阳廪丘,等同于墨家随时想打魏齐就能打,那是墨家向北的最佳集结地。
因而在这一次会盟召开之前,魏齐之间已经秘密达成了一些一致的意见,无论如何不可能给墨家成阳廪丘,两国一起用“义”来施压。
剩下的都和墨家不挨边了,宋国的事,本来可以作为一个筹码:以承认宋国换取双方弭兵。
可问题是现在魏韩经过隐阳一战,已经没资格用宋国来威胁墨家了,宋国已经是墨家的东西了,这还怎么讨价还价?
魏韩今天的局面,其祸根在十余年前的大梁榆关之战就已经埋下了祸根,或者说是从否决了吴起先西后东战略之后就埋下的祸根。
文侯时候魏国强势,东征西讨,三晋伐齐势如破竹,越国还能在后面敲打齐国。
那时候魏国想要的,是泗上的霸权。所以否决了先西后东的战略,准备拿下大梁、借助王子定之乱的机会,染指泗上。
当时墨家还没有展示出可以对抗魏国的力量,在魏韩看来,泗上霸权要面对的敌人就是齐、越、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