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页

“六指大军远征疲惫,又要防备秦、韩之兵。秦人兵出商洛,也是为了防备墨家,纵有占土之心,却也可以逼得六指东进夺方城。”

“鞔之适亲帅大军,莫不是要夺取方城?”

谋士这样一说,楚国大司马越发觉得有理。

这天下九塞之说,早已有之,九塞之三都在楚国。

现在三之其二都被墨家所得,不是这些要塞不够坚固,而是楚国哪里会想到墨家竟然沿着长江推进到鄂邑而入江汉?

如今还剩下方城的象禾关这个极为坚固的要塞,而且这个要塞是楚长城的一部分,正是为了防备中原诸侯进入楚国南阳地区的。

象禾要塞依山而建,还有一条“夏路”连接后方,是楚国最早修路的地方。

从象禾到鲁关,依着伏牛山,楚国的一连串的要塞群存在的目的,确实防北不防南。

很显然现在墨家已经和诸侯不可能调和了,那么墨家很可能在诸侯出兵之前夺取象禾要塞群。

六指的驻楚军团还需要分散一部分留守后方,还要在江汉地区驻扎,还要组织荆阮要塞的修筑防御,防止秦国从商洛方向出兵。

占据宛城之后,楚国的一众封君已经是紧张不堪。那里又是楚国之前对抗中原的前线,封君们的力量还可以守御,六指那边也无力彻底肃清整个方城、象禾乃至鲁阳地区的楚军。

按照谋士这么一说,当真是大有可能。

攻取阳夏,进军许,夺隐阳,经隐阳、召陵、许而攻鲁阳,从而形成南北夹攻之势,到时候南阳地区的解悬军只需要一支精兵就可以从后面破袭象禾方城,从而关门打狗,将楚国封君们困于魏韩之南。

而且在楚大司马看来,六指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驻楚军团在秦军出兵商洛之后,已经无力组织大规模的进攻,这就导致墨家对于北方诸侯的防御留出了一个漏洞。

自古以来,各国伐楚,除了当年吴国那次外,基本上都要经方城、鲁阳一线,毕竟楚国最大的敌人是三晋,交战次数也最多。

如果楚国的长城防线和象禾要塞区没有被墨家攻取,北方诸侯出兵就可以直扑南阳,从而和秦军形成夹击的局面。

南阳盆地一马平川,墨家虽然善于野战,但是兵力明显不足,远不如依据原本就有的楚国长城防线抵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