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老夫回去便写信给家里,让家中的两个犬子前来。
这两个不成器的东西别的不会,就会种地,在作物上的研究甚至高于老夫,想来他们俩可以帮侯爷打理土豆和番薯的事情!”
宋应星的两个儿子宋士慧,宋士意从小受他影响,从小痴迷于农事。
“这再好不过了,宋老满门英才,本候此次真是得了大便宜!”刘鸿渐那是真的开心,又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宋老觉得咱们这军械所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刘鸿渐虽然自诩做的很人性化,但还是想听听宋大爷的意见。
“侯爷如此做派,提高了这些匠人们的做工热情,此是好方法!
但匠人之事,徒有热情还是不够的,侯爷可知制作火枪、火炮最重要的是什么?”宋应星略微皱了皱眉头道。
“嗯~本候觉得最重要的应该是生铁吧,只有精炼出好铁,造出的炮才不容易炸膛,使用寿命也久!”刘鸿渐不太懂这个,只是按照自己的了解说道。
马车在略显颠簸的管道上行驶,二人也不嫌天气寒冷,在马车里谈的愉快。
“侯爷果然是个懂行之人,只不过好铁当然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
对于火炮来说,一是精度、二是射程,就算铸造的火炮再如何结实,打的近,打不准,也是形同鸡肋!”
“嗯,宋老言之有理!”刘鸿渐只能小鸡叨米。
“射程目前不太好改进,咱大明的红夷大炮打的远,但却极为笨重,只能用于城防,但这个精度上老夫确实有些研究。”
大明的红夷大炮,动辄数吨、甚至十几吨,其射程也跟其体积成正比。
原因无他,火药纯度不够,要想射的远,火药就要放的多,要想火药放的多,炮体还不炸膛。
那只能加厚加粗加长!